太仓|985高校“西学东渐”,中西部高校的无奈与冲动( 三 )


从“双一流建设”经费的省际差异就可以看出区别 。 根据各省公布的“双一流”建设经费情况 , 广东省最“财大气粗” , 决定在首轮五年周期内专门为此投资300亿 , 平均每年投入达60亿;北京为高校的“高精尖”学科建设投资了100亿 , 上海在第一阶段(2017~2019)投入36亿元 。 而中西部省份 , 如河南平均每年投入仅3亿 , 宁夏每年投入2亿 , 贵州年均只有1亿 。 各省在“双一流”建设经费的投入上 , 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
【太仓|985高校“西学东渐”,中西部高校的无奈与冲动】在这种情况下 , 中西部高校去东部地区发展 , 当地政府往往能免费提供土地、建好校园后 , 让西部高校“拎包入住” , 在建设中也通常成为当地政府的主抓项目 , 因此 , 实际的推动速度非常快 。
政策收紧下是否会降温?
事实上 , 教育部近几年对异地办学呈持续收紧的态势 。
今年5月 , 武汉大学深圳校区被叫停 。 深圳市教育局称 , 教育部专门要求停止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建设 。
2017年时 ,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中指出 , 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 , 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 , 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 等到了2019年 , 教育部的态度继续收紧 , 当年2月 ,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101号提案答复的函》 , 在表述上进一步强化 , 指出教育部对高校异地校区办学“一直持不鼓励、不支持的基本政策” 。
教育部还表示 , 已有的高校异地分校或校区存在一定问题 , 包括部分高校对各校区统筹定位不够 , 异地校区办学成本较高 , 异地办学大多缺乏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 。
姜朝晖指出 , 到2019年 ,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1.6% , 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普及化 , 由此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办学质量提升 , 规范异地办学成了应有之义 。 在当下 , 有必要反思前一阶段的异地办学潮 , 警惕和预防规模扩张可能造成的发展泡沫 。 倘若不加干预 , 则极有可能“砸了学校的招牌” , 也会造成地方上的资源浪费 。
多位专家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异地办学在管理机制上一直没有理顺 , 在本部和分校(或研究院)关系的处理上 , 存在一些难点 。
2016年9月 , 西南交通大学、青岛市科技局与高新区管委共同创办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 , 因为青岛被定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 还有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 , 是中国最重要的轨道交通公司之一 。 因此 , 布局青岛 , 与西南交大的特色轨道交通专业非常契合 。
但一位接近青岛研究院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学校规定 , 研究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不被纳入校本部科研管理体制 , 也就不算作绩效 , 因此研究院虽有三分之一的师资来自本部 , 但这些老师缺乏激励 。 “青岛研究院现在很尴尬 , 只能通过非轨道交通的板块 , 努力实现自我造血 。 ” 他说 。
陈涛认为 , 教育部的文件表明态度后 , 未来几年内 , 异地办学的势头可能会有所减弱 , 但东进有自己的逻辑 , 不能一竿子打死 , 因此在三五年内很难降温 。 只有当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上去后 , 东西部的经济鸿沟慢慢弥合 , 中西部高校的这种冲动才可能慢慢消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