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中国有多少人患丙肝?


南方周末|中国有多少人患丙肝?
本文插图

(IC photo/图)
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 。 消息传开 , 丙肝这个似乎“小众”的疾病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 在丙肝病毒发现之前 , 人们曾认为有一种肝炎是既非甲肝 , 也非乙肝 , 所以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 。 但是 , 在三位科学家和更多的研究人员前赴后继的努力探索后 , 终于确认 , 这是一种新的RNA病毒引发的肝炎 , 即后来命名的丙型肝炎 。
尽管丙肝与乙肝一样是人类主要的肝炎 , 但比起乙肝来 , 丙肝发病和死亡人数相对还是少一些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 , 目前 , 全球乙肝感染人数约2.57亿人 , 而丙肝感染者约1.8亿人 , 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
全球目前主要有5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 , 分别为甲、乙、丙、丁和戊型 , 但是 , 如果细分 , 还可以有另两种 , 即庚型和TTA肝炎(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 , 共7种 。 未来是否还有新分类 , 有待于科学的探索 。
每年二十万人发病
在肝炎引发的死亡中 , 超过95%的死亡是由慢性乙肝和丙肝引起 , 其中乙肝的死亡占大多数 。 每年 , 乙型肝炎导致约88.7万人死亡 , 主要是因为乙肝晚期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 。 每年 , 约有39.9万人死于丙型肝炎 , 同样是因为丙肝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 。
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 , 而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约560万 , 再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感染者 , 估计中国有丙肝患者1000万 , 每年发病数约20万(2016年中国丙肝发病数为206832人) 。 中国每年约36万的肝癌死亡人数中 , 丙肝继发的肝癌死亡率占37.48% , 因此丙肝造成的死亡数至少有13.3万人 。
丙肝的特点是 , 病毒入侵肝脏后 , 悄悄地蚕食和损害肝脏 , 但是并不会出现症状 , 或者只有轻微症状 , 形成的是温水煮青蛙效应 。 除了少部分人感染丙肝病毒后2周至6个月可能出现急性症状 , 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酸痛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外 , 大多数人感染HCV都不会有症状 , 也没有不适感 , 在经年累月之后发展为慢性肝炎 。
研究数据显示 , 通常是在6个月以后 , 有55%-85%感染HCV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 , 2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5%-15% , 失代偿发生率为3%-4% , 肝癌发生率为2%-4%;肝硬化患者10年生存率约为80% , 出现肝功能失代偿10年生存率仅为25%;肝癌诊断后的第一年病死率约为33% 。 有的人甚至在几十年内都没有症状 , 有的则持续十多年没有症状 。
沉默的杀手
无论是丙肝还是乙肝 , 都可能经历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过程 , 不过 , 乙肝感染者发展为慢性化的比例小于10% , 但丙肝感染者慢性化比例却超过50% , 如果不进行科学规范治疗 , 感染丙肝比感染乙肝进展至肝癌的可能性大得多 。
目前 , 尽管研究人员对丙肝的致癌机制尚不明确 , 但大量研究揭示了丙肝癌变的一些线索 。 HCV在体内不断变异以逃避宿主免疫清除 ,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长期贮存与复制造成持续的慢性感染 , 然后发生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再生的反复发生 , 反复再生的肝细胞不断积累细胞基因的突变 , 最终发生恶性癌变 。
此外 , 一些证据还提示 , HCV的反复制可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共同表达 , 从而作为肝癌起始因子 , 导致癌变 。 另外 , HCV核心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结合也参与了肝癌的形成 。 最新的研究还指出 , HCV核心蛋白可激活Fas受体(也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也称凋亡抗原1)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而引起肝实质损伤 , 随后导致肝细胞修复性增生 。 因此 , 肝细胞更新加速 , 既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 也为其他致癌因子提供了刺激肝癌产生的机会 。 另外 , 晚期肝病的HCV复制水平较高 , 而病毒复制水平增高同样在肝损伤和形成肝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