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狗不理、厉家菜被吐槽:近半数老字号持续亏损,质劣价高成新标签
本文插图
文|AI财经社 冯圆圆
编辑|张硕
日前 , 号称“宫廷风味菜”的厉家菜 , 被指因菜价贵、菜品“差”被网友喷上了热搜 。 靠最强大脑一战成名的“水哥”王昱珩在吃过厉家菜后 , 发图表示 , “这是一次非常糟糕的体验 , 无论环境还是菜的色香味 , 如果这个也能评上一星 , 那学校的食堂应该都是二星起步了” 。
本文插图
从网上流传的照片来看 , 厉家菜菜品色泽暗淡、摆盘随意 , 和印象中的米其林餐厅相差甚远 。
本文插图
【AI财经社|狗不理、厉家菜被吐槽:近半数老字号持续亏损,质劣价高成新标签】
同在9月因“口味差”而被送上热搜的还有老字号狗不理包子 。 9月15日 , 微博大V在探访狗不理包子北京王府井总店后表示“酱肉包特别腻、没有用真材实料;而猪肉包则是皮厚馅少 , 面皮粘牙” 。 此外 , 他还对该店的服务、价格等进行了点评 。
事实上 , 近年来有关老字号餐厅口碑翻车的声音不绝于耳 , 其中不乏批评及惋惜之声 。
老字号历经岁月洗礼 , 一路风雨 , 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 如今 , 在不少人的眼中 , 一些老字号甚至上了当地人的“避坑名单” 。 “难吃还贵”成为很多老字号的标签 , 从“传统风韵、手艺精湛”的代表转变成了“倚老卖老、质劣价高”的典型 。
厉家菜在这次舆论的风波中实可谓是典型代表 , 对于“贵且难吃” , 厉家菜回应表示:“他们吃的是最低标准 , 他们觉得不值 , 我们也没有办法 。 ”言语间 , 甚至带有点“傲气” 。
老字号的傲慢
还记得那些熟悉的老字号吗?张小泉、五芳斋、吴裕泰、明香园、狗不理、全聚德、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这些老字号经过岁月的洗礼 , 不仅沉淀了文化 , 更是代代相承的独特生活和情感 , 承载了不知多少代人的记忆 。
坐落于天津的狗不理 , 曾经因物美价廉而著称 , 其严格遵循的“一拱肥半发面”、“十八个褶子”以及“水馅儿”的标准更是广为流传 , 而狗不理包子也一度成为天津的文化符号 。
然而如今的狗不理 , 不仅被指价格越来越贵 , 口感上亦得不到保证 。 有网友表示 , 狗不理包子和家乡的小笼包并无区别 , 口重大油 , 又咸又腻 。
在大众点评上 , 更有网友将狗不理的服务调侃为“黑脸式”服务 , 并吐槽表示服务员全程冷漠无笑脸 。 价贵且服务态度不好 , 替代口味成为了消费者对狗不理的直观印象 。
本文插图
而服务同样遭到诟病的还有百年老店全聚德 。 据报道 , 全聚德不仅服务体验差 , 此前更是会向消费者额外收取10%的服务费 。
在老字号的加持下 , 有些店铺将傲慢、不重视消费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 。
更为令人唏嘘的是 , 许多老字号逐渐开始与旅游标榜 , 成为游客的打卡圣地 。 然而 , 对于一家餐厅来说 , 被打上了“旅游餐饮”的标签 , 更多则意味着该餐厅并不受本地消费者的欢迎 。
众所周知 , 很多“旅游餐饮”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 , 价格高的同时其产品和服务又很难得到好评 。
在社交网络的时代 , 旅游消费愈发理性的背景之下 , “北京人不吃全聚德、天津人不吃狗不理”诸如此类劝退的声音以及崩坏的口碑也逐渐在网络上发酵 。
据《***》调查显示 , 在现存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 , 仅有10%的企业蓬勃发展 , 40%的老字号勉强实现盈亏平衡;而近乎一半的老字号企业则一直面临着持续亏损的状态 , 如今的全聚德便是如此 。
推荐阅读
- AI财经社|狗不理厉家菜被吐槽背后:近半老字号持续亏损,质劣价高成新标签
- 钱江晚报|3000一桌就吃这?北京“老字号”厉家菜被喷上热搜
- AI财经社|近6亿存货消失?浪奇仓储方回应;倪光南:中国或否决ARM并购
- AI财经社|还债不如当老赖?贾跃亭在美国“无债一身轻”,戴威开启人生新阶段
- AI财经社|有机奶粉增速快,澳优将重点发力,去年我国有机产品进口超百亿
- 狗不理|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原址重新开业 服务员:系新店,老板换了
- 中国新闻周刊|狗不理加盟店给差评就报警!老字号就能倚老卖老吗
- 百年老字号|狗不理陷"舆论危机",老字号"割袍"自救(深度)
- 集团|一家老字号的大溃败:从狗不理变成“Go Believe”开始
- 新华社|狗不理王府井店争议:百年老字号加盟店“倚老卖老”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