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地理探究】森林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地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为什么是地理考查的重点?林线的考点整理,世界上最怪异的十种树!一树一世界( 二 )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 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 绿色植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 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 , 这叫做喜光植物 , 例如马尾松 。 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 , 这叫做喜阴植物 , 例如冷杉 。 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长 , 以争取太阳光 , 这是植物争取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 。
在植物的生活中 , 水的作用是很大的 。 根从土壤中吸取了水分 , 水分又从叶子上蒸腾掉 。 提供营养的无机盐类 , 只有成为水溶液才能从土壤中输入植物体内 。 虽然在潮湿地区和干旱地区都有植物生长 ,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但是植物的个体形态 , 随着水分供应情况而大有差别 , 例如 , 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 , 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 , 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 。 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 , 叶子很小 , 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 , 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 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地理探究】森林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地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为什么是地理考查的重点?林线的考点整理,世界上最怪异的十种树!一树一世界
本文插图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地理探究】森林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地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为什么是地理考查的重点?林线的考点整理,世界上最怪异的十种树!一树一世界
本文插图

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 , 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 比如 , 铁芒萁(qí)的生长反映了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 , 而碱蓬的生长则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 , 芦苇的生长则反映了水湿环境 。 可见 ,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 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 许多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分布类型的名称来表示 , 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等 , 原因即在此 。
三、植被破坏的影响
1.从整体性角度看植被破坏给干旱、半干旱地区带来的影响
植被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变少,极端天气多现)→风化、风力作用增强→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
2.“植被破坏”对自然环境影响关联示意图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地理探究】森林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地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为什么是地理考查的重点?林线的考点整理,世界上最怪异的十种树!一树一世界
本文插图

②若该地区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 , 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 具体表现为: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 , 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
b.动物:栖息地遭破坏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c.气候:降水减少 , 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 。
d.土壤:土壤侵蚀加剧 , 土壤肥力下降 。
e.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 , 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
四、植被(自然带)差异的原因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地理探究】森林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地理环境与植被的关系为什么是地理考查的重点?林线的考点整理,世界上最怪异的十种树!一树一世界
本文插图

自然带的表现主要是植被、土壤类型 , 其差异主要靠结合气候类型来识记 , 但形成原因分析则与区域白然环境都相关 , 形成原因的分析通常为: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地形起伏→水热差异→植被、土壤差异;②积温→温度带 ,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干湿状况 。
五、植被丰富原因
不同植被需要不同的水热条件 , 植被丰富 , 说明水热资源丰富且差异大 , 导致水热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跨海陆广→水分差异大;地形起伏大→垂直方向上水热差异大;生物生存空间广、森林、湿地面积广;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
拓展:林线专题
一、林线的概念: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 , 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 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 , 见于北纬60-70°附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