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侠|张克侠:只要有命令,可以保证随时起义( 二 )
由于宋哲元举棋不定丧失战机 , 张克侠获悉日军将不战而入城并要清共 。 7月28日晚 , 他电话紧急告知张友渔说:刚开过会 , 二十九军决定当晚撤出北平 , 与日本人妥协 , 以保存实力 , 日军进城之后就要清共 。 张友渔立即报告给联络局负责人王世英 。 党组织决定以最快速度撤退或更深入地转入地下 。 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和救亡团体成员很快撤离北平 。 事后 , 张友渔紧握张克侠的手 , 感叹道:这一个电话 , 救了上万人啊!张克侠自己则因为执行掩护任务 , 被困于城中 , 躲藏在北新桥一位朋友家中 , 对外宣称是粮店老板 。 后在内弟李连山的陪同下 , 历经各种盘查风险 , 巧妙地化装逃出险地 。
1939年1月 ,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将国民党政策的重点由对外抗日转移到对内反共 , 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 。 会后 , 国民党当局陆续制定和秘密颁发《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等一系列反共文件 , 由国民党党政军各系统转发饬令各地执行 。 6月 , 国民党反动派制造平江惨案并密令清除异党 , 张克侠迅速通知中共荆门、当阳、远安中心县委组织转移 , 掩护县委领导同志成功脱险 。 张克侠充分发挥着特别党员的关键作用 , 力挽狂澜式地挽救了众多党员同志的生命 。
与张自忠再赴抗日前线奏凯歌
1937年北平沦陷后 , 张克侠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 , 他为民族和国家的遭遇悲愤不已 , 为自己身为一名军人却没能保卫北平而懊恼不已 。 这些都化作了他不屈与前进的动力 。 1938年 , 张克侠随冯玉祥来到武汉 , 见到领导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周恩来 。 在武汉期间 , 他与当时的八路军驻汉口办事处取得联系 , 听取了叶剑英等同志的指示 , 受到极大鼓舞 , 增强了抗日的信心和力量 , 并按照党的指示在国民党军队中继续开展抗日工作 。
昔时饱受非议的张自忠将军 , 在经历多种审查之后 , 重回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九军担任军长 , 第一时间想到与他出生入死的参谋长张克侠 , 多番致电冯玉祥 , 力邀张克侠和他再度共事 。 张克侠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党组织 , 请示党的安排和决定 。 在全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 , 党同意并鼓励张克侠前去抗战 。 1938年2月25日 , 他在日记上写下:余为后退及国恨 , 三次流泪 , 此后 , 可不复流泪矣 。 2月27日晚上 , 董必武、叶剑英等人在普海春饭店亲自为张克侠秘密饯行 。 党的温暖、同志的关心让即将重归战场的他受到极大鼓舞 。 翌日 , 他即奔赴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 。
张克侠多次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 , 精通战术兵法 , 对中日之间的战争有着深刻认识 , 写下了《国际问题的透视》《抗战半年之军事》《卢沟桥抗战》《我们需要迎战》《持久加强国共合作增进大团结》《将来对日策略及战略战术改革》《由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说到抗战前途》等文章 。 他既富有教育训练的经验 , 又能带兵打仗 , 还能运筹帷幄 , 参赞戎机 。 在台儿庄大战中 , 他协助张自忠指挥第五十九军痛击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 , 在炮火中立下赫赫战功 , 在抗日战场上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和人生抱负 。
张自忠称赞张克侠:真是良师益友 , 也是全军之幸 。 曾写下《中国的战歌》的美国采访人员史沫特莱对张克侠的评价是: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 外表清秀、高雅、才华横溢 , 判断准确 。 给人的感觉是聪敏过人 , 没有幻想 , 以坚毅的目光 , 注视着未来……
在二张合作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 , 有人告密说张克侠和共产党关系密切 , 张自忠迫于多种压力 , 让张克侠暂避一时 , 去举办干训班为部队补给人员 。 遗憾的是 , 1940年枣宜会战中 , 张自忠壮烈牺牲 。 消息传开 , 张克侠痛恨不已 。 为了纪念张自忠将军 , 张克侠在驻军地创办了自忠中学 , 聘用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为骨干教职员 , 使自忠中学坚持了民主、进步的办学方向 , 为抗日事业培养了众多革命人才 。
牢记使命不断厚植革命力量
党的安排和指示 , 就是张克侠的使命和任务 。 到西北军中去改造军队 , 为革命积蓄力量 , 是他入党时给他的重任 , 张克侠始终牢记这一使命并坚决地执行 。 他多次兴办教育 , 潜移默化地传播党的思想 , 并将党的力量不断培植渗透到国民党军队中去 。
抗战期间 , 张克侠转战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地 , 大力支持当地抗日救亡运动和发展壮大抗日军队 , 对团结抗战起到很大作用 。 他利用自己身份 , 积极贯彻执行共产党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方针 , 在国民党二十九军的派系间做了大量弥合工作 , 并尽力创造条件 , 直接或间接支持掩护地方党的工作 。
1933年 , 冯玉祥、吉鸿昌与共产党合作 , 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 张克侠冒着被迫害的风险赶赴张家口 , 担任抗日同盟军高级参谋 , 后又任干部学校校长 , 训练各地投奔而来的青年官兵 。 在校期间 , 他揭露蒋介石的反动主张 , 痛斥日军的侵略野心 , 鼓励学员反蒋、爱国、抗日 , 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战 。
1935年 , 张克侠与王世英、彭雪枫、杨秀峰、萧明等共产党员联系或合作 , 在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创办教导队 。 在队中 , 他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与号召 , 在学生中吸收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教育、民族教育和军事训练 , 不少人后来都成长为党的革命干部 。
推荐阅读
- 抗日战争|他拒绝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打响抗日第一枪,后来成为常败将军
- 清代有易服剃发,蒙元对汉人有类似的命令吗
- 饭局|请客吃饭时,不要有这三个得罪人的行为,为你好
- 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砍药价向大制药公司宣战
- 希特勒自杀前曾下过一条命令,德国遵守至今
- 喜剧西西|家长检查功课要有“度”,语文掌握3个原则,才能进步学习能力
- 经济特区|【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为什么要有深圳?
- 吹捧要有底线
- 历史性胜利?美法官叫停WeChat下架命令
- 美法官叫停WeChat下架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