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的精神丰碑——邱少云

视频由重庆市铜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唯一的家书


烈火中的精神丰碑——邱少云

----烈火中的精神丰碑——邱少云//----

【环球网报道 采访人员 鲍宇雁 实习采访人员 史可欣】在今天重庆市铜梁区 , 蔚然矗立着一座伟大战士邱少云的英雄纪念碑 。 1926 年 , 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今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一间孤零零的草房中 , 他9岁丧父、11岁丧母 , 13岁就开始了长工生涯 , 因家庭贫苦 , 邱少云没有上过学 , 在参加解放军后 , 一边苦练杀敌本领 , 一边学习写字 。 1951年3月25日 , 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 。


烈火中的精神丰碑——邱少云

----烈火中的精神丰碑——邱少云//----

“前些日子 , 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 明天就要出国打仗去了 。 听指导员说 , 侵略者在那里杀人放火 , 干尽了坏事 。 他们占领我国台湾省 , 还想占领我们的国家 , 我们就要回到旧社会去 , 分的房子和土地又要被地主夺去 。 我恨死了侵略者 。 到朝鲜后我一定拼命打仗 , 不怕死 , 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 我死了又算个啥!”

这封家书写于1951年3月15日 , 是邱少云在奔赴朝鲜战场前写下的 , 也是邱少云一生中唯一的一封家书:“我决心杀敌立功 , 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 。 抗美援朝 , 保家卫国!”

两天后 , 1951年3月17日 , 这支部队乘上火车从内丘出发 , 昼夜兼程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奔赴朝鲜战场 。

夜袭“319”高地

上甘岭战役于1952年10月14日打响 , 在距离上甘岭主峰不远

的地方 , 有一处被标称为“391”的小高地 , 高地附近有一条长达3公里的开阔地 。 邱少云所在的29师部队担负攻击“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的任务 。

为了规避敌人的空军和炮火优势 , 志愿军在攻坚作战时 , 一般都是夜间行动 , 但是这样的战术对于进攻391高地并不完全适用 。 长达3公里的开阔地 , 即便是夜间经过也几乎要一路匍匐 , 隐蔽在杂草中才能不被发现 。 再加上攻坚战斗的时间 , 一个夜晚远远不够 。 29师把进攻391高地的计划分成两步:第一天晚上 , 隐蔽接近敌人;第二天晚上 , 发起进攻 。 这也就意味着 , 两个晚上之间 , 进攻部队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潜伏整个白天 。 他们要把自己当成石头、当成土地 , 一动也不能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