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隆福寺|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传统的隆福寺商业 , 是典型的老北京时代的平民市场 , 热闹、嘈杂、人头攒动、叫卖吆喝 , 不整洁不卫生不美观 , 是从早先的“庙市”转化而来的市民市场 。
说到集市商业 , 必然要了解老北京的人口规模 。 清末民初 , 北京的人口达到何种规模 , 清朝没有官方统计 , 只有几位西方学者做过估测 。 我一直困惑他们的依据为何 。 但以西人的科学精神 , 并非离谱 。 其中法国地理学家夏之时估测在六十万至八十万 , 这个数字最接近民国初期的统计数字 。 据1916年的官方统计 , 当时北京的人口为801136人 , 这只是内外城的人口 ,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三环以内 , 如果加上郊区二十万左右的人口 , 民国初期北京人口已经达到一百万 。
一百万人口的城市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堪称大型城市 , 但整体延续的生活方式依旧是明清以来的传统模式 。 商业以小型店铺、专业经营为主 , 综合类各色百货大卖场就是庙会、集市 。
以下内容节选自《北京的隐秘角落》 , 较原文有删节修改 ,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 非原文所有 , 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
大隆福寺|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文章插图
《北京的隐秘角落》 , 陆波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 2018年1月 。
原作者 | 陆波
摘编 | 李夏恩
庙市:老北京的繁华元气
庙会起源于信众聚集寺庙进香 , 唐朝既已兴起 , 称为“庙市” , 起初以宗教活动为主 , 也是寺院招揽信众扩大信众规模的方式 。 人们聚集在一起 , 在寺院的引领下 , 开展一系列法事活动 , 如进献供品、演奏梵呗、举行仪式等 , 这便是庙会的雏形 。 因为信众的聚集 , 小商贩便聚拢过来摆摊赚钱 , 渐渐地 , 但凡庙里有宗教活动 , 庙外商贩就过来经营 , 形成了“会” 。 久而久之 , “庙会”演变成商业集市及庆祝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 春节期间为甚 。
老北京有五大庙会 , 其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 , 延续到民国甚至到20世纪60年代 。 五大寺庙分别是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花市火神庙、隆福寺 。 只是越到后期 , 寺庙衰败 , 宗教色彩日趋淡化 , 而商业交易成为主流 。
今天 , 上述五个地点 , 除了白塔寺还有原妙应寺白塔巍峨矗立 , 花市火神庙尚遗留少许殿堂 , 其他寺院的建筑已不复存在 。
大隆福寺|隆福寺:繁华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