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人物 | 冯骥才沪上六小时会友记( 二 )


3 剖析文学创作:“我确实有两张面孔”
“冯骥才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研讨会” , 用主持人的话说“阵容强大” , 批评家、作家、出版人等40余人出席 , 被称为几乎是疫情以来 , 沪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学作品研讨会 。
【新民晚报|人物 | 冯骥才沪上六小时会友记】研讨会前 , 散文家、诗人、《上海文学》杂志社名誉社长赵丽宏提早来到位于巨鹿路的上海作协 , 等候老朋友大冯 。 他说 , “大冯是我一想起来就会微笑的作家 。 他的创作足迹贯穿了整个新时期 , 而他强大充沛的创作能量 , 更是令人感佩 。 大冯三年来出了六七本书 , 我都看了 。 这部《艺术家们》有他的影子 , 大段的艺术评论是他对艺术的思考和观点 。 ”冯骥才最近的两部长篇《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 , 正是他对亲历的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
新民晚报|人物 | 冯骥才沪上六小时会友记
文章图片
冯骥才与赵丽宏吴越 摄
“读着读着 , 耳边仿佛回荡着19世纪的声音、俄罗斯文学的声音 , 和疫情期间重读《日瓦戈医生》的感觉有点像 。 ”作家孙甘露说 , 《艺术家们》表面上写的是艺术家的生活 , 实际上是剧烈变动的时代 , 一代人漫长精神生活的写照 , 反映的是时代的视野 , 也是内心世界的视野 。
倾听故友新交们的评析 , 冯骥才说:“一个作家写完小说 , 是没有话语权的 , 交由评论家和读者 。 关于我的小说 , 我想说 , 我确实有两张面孔 , 一个是《三寸金莲》 , 一个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 两部小说语言风格不同 , 都是我 。 如果说‘俗世奇人’系列是我写他者 , 这一次新作其实写的是另一个冯骥才 。 ”
作为作家和画家的冯骥才 , 这次写艺术家“非同常人的一群异类” , 是“蓄谋已久” , 可谓水到渠成 。 “我确实一直想写一部艺术家的小说 。 我爱艺术 , 笔下的艺术家对我来说不是‘他者’ , 而是并肩的同路人 。 所以我跟韩美林等画家深交 , 也会在小说里注入对艺术家的理解 。 ”冯骥才谈到 , 他写艺术家 , 写的是心灵史层面的“精神生活” , “我看到的真正的艺术家 , 是历经困厄后仍然光明、单纯、美好——太阳是黑夜下的蛋 , 我想写这样的艺术家 。 ”
新民晚报|人物 | 冯骥才沪上六小时会友记
文章图片
冯骥才坦言 , “当我回到书房 , 不是我找文学 , 是文学找我 , 生活积累到一定时候自己会成熟 。 ”“我不回避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者 。 我的理想发自心灵 , 我的唯美拒绝虚伪 。 ”
回应大家的祝福和期待 , 冯骥才说:“今天的讨论我都记得 , 对我长期有效 。 我今年实足78岁 , 身体可以 , 还能再写两部长篇(小说) 。 ”
4 驾驶四驾马车:从未停歇 , 一路风景
文学创作、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 是冯骥才人生的四驾马车 。
新民晚报|人物 | 冯骥才沪上六小时会友记
文章图片
3年前采访冯骥才时曾聊过这个话题 。 这次 , 把如何排序再次抛给他 。 “我一直把文学排在最重要的位置 , 我觉得文学更多地是思考、是对社会的关注 。 我一般把绘画放在第二位 , 我天性喜欢绘画 , 脑子里不断出现画面 , 到现在也是这样 。 但最近一年多将近两年时间 , 我基本没到过画室画画 。 应该说 , 文化遗产保护还是第二位 , 虽然放在第二 , 但可能抢救的事儿来得很急 , 某一个东西濒危了必须要跑一趟 , 必须要到当地帮助它 。 我现在岁数大了 , 往往跑起来吃力一点 。 第四项工作可能是教育 , 特别是现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 , 大多数项目后面没有专家 。 所以必须培养专业人才 , 只有一代代专业人才的队伍建立起来 , 才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明天放心 。 ”
在来沪参加研讨会之前 , 冯骥才在北京参加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 , 从“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