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璐说人文|美国高调公开AIM-260远程空空导弹


璐璐说人文|美国高调公开AIM-260远程空空导弹
文章图片
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 , 中国空军的歼20首次在公开场合进行了开弹舱飞行展示
“中国空军先进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是美国空军和海军联合研发新一代远程空空导弹的关键因素 。 ”美国空军官员例行用“中国威胁论”向新闻媒体解释了新型空空导弹计划的来源 。
6月20日 , 美国空军向媒体透露了新型空空导弹计划的相关信息 。 在莱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生命周期工业日期间 , 美国空军武器服务计划执行官、空军准将安东尼·杰诺坦波(AnthonyGenatempo)在采访中揭示了新一代的AIM-260远程空空导弹计划的存在 。 自从2016年以来 , 美国空军和海军一直在暗地里进行新型远程空空导弹的开发 , 以取代日益老化的AIM-120空空导弹(AMRAAM) , 以帮助美国战斗机重新获取压倒性的空中优势 。
AIM-260计划 , 也被称为联合空中战术导弹(JATM) , 实际上已经在保密良好的情况下持续进行了两年多的研发 , 这是美国官方第一次公开谈论并证实其存在 。 杰诺坦波准将向媒体宣称:“它具有比AMRAAM更大的射程 , 在针对特定的威胁设置之后 , 具有不同的有效射程 , 但肯定会更远 。 ”
璐璐说人文|美国高调公开AIM-260远程空空导弹
文章图片
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
早在40年前 , 美国海军就装备过远程空空导弹 。 在冷战正酣的日子里 , F-14和其携载的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一直是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空中屏障 , 其射程可达150千米 , 结合F-14战斗机的巡逻半径以及E-2预警机的监视范围 , 可以将苏联海军可能对美国航母发动攻击的远程轰炸机阻挡在500千米以外 。 但是 , 受当年技术的限制 , F-14战斗机只能有一个较为窄小的射击窗口 , “不死鸟”的几次实战战果并不理想 。 随着红色帝国的崩塌 , 昂贵的重型舰载战斗机被认为是不再需要的奢侈品 , F-14战斗机和“不死鸟”导弹很快就退出现役 , 成为了传说 。
在“不死鸟”退役之后 , 美国海军和空军都不再拥有远程空空导弹 , 其作战主力逐渐转为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系列 。 AMRAAM可谓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超视距攻击空空导弹 , 凭借其设计上的良好的升级性 , 迄今为止 , 已经发展到了AIM-120D系列 , 通过对软硬件的不断升级 , 其射程已经达到了“不死鸟”的水平 , 是初期型号的两倍多 。 在总产量上 , 其在1999年9月达到了10000枚的里程碑 , 随后又在2017年1月达到了20000枚的里程碑 , 目前已经装备了美国为首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璐璐说人文|美国高调公开AIM-260远程空空导弹
文章图片
德国空军''台风''战机与aim-120空空导弹
【璐璐说人文|美国高调公开AIM-260远程空空导弹】但是 , 随着现代战斗机探测能力的增强 , 特别是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的广泛装备 , 对于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类似于AIM-120D导弹的最大射程已经不能满足发挥现代战斗机信息获取能力的要求 , 而协同交战能力(CEC)的实现 , 则进一步扩大了战斗机的允许打击范围 , 也要求空空导弹的射程可以进一步提高 。 为此 , 现代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要求应比冷战时期更高 , 至少应达到200千米以上 , 才能充分发挥作战系统的战斗力 。
美国远程空空导弹的发展
早在冷战结束之前的1983年 , 鉴于“不死鸟”导弹难以应对未来的舰队远程防空压力 , 美国海军已经启动了“先进空空导弹”计划(AAAM) , 要求重量比454千克的“不死鸟”大幅度减轻 , 以满足F-14可携弹8枚 , 并允许带全部导弹着舰的需要 , 射程要求达到100海里(185千米) , 还授予了AIM-152的正式编号 。 在进入最后竞争的两个方案中 , 休斯/雷神方案采用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和主动雷达制导 , 总体布局类似于冲压发动机版本的AIM-120 , 弹重272千克 , 射程约200千米;而通用动力/西屋方案则采用了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布局 , 先使用一个可分离式大型助推器完成加速和初始飞行 , 然后脱落 , 在重量和阻力都显著降低的二级弹体中布置有一个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 , 可提供多种飞行弹道 , 其弹重只有172千克 , 采用半主动雷达+末端红外制导 , 设计射程大于200千米 , 如果采用专门研发的发射管式挂架 , F-14战斗机将可以携带多达15枚该导弹!遗憾的是 , 由于冷战的结束 , F-14战斗机确定很快退役 , AAAM计划也被取消了 。 但是该计划还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将近几十年最有可能实现的远程空空导弹方案进行了筛选和优化 , 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