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恒天然中国牧场卖了!伊利的优然牧业和首农的三元接盘( 二 )
本文插图
“中国仍然是恒天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 , 我们产量的约四分之一都供应给了中国” 。 他表示 , 出售中国的牧场将使恒天然更加专注于加强在中国的餐饮服务业务、消费品牌业务 , 以及原料业务 。
Miles Hurrell还在上述通报中说 , 恒天然今后“将以创新的方式”把新西兰牛奶带给中国客户 , 并继续与中国本地公司合作 , 以实现上述目标 , 而恒天然早前对中国研发和应用中心的投资将支持这一方向 。
资料显示 , 恒天然10年前宣布在华涉足牧场 , 可以追溯到为了吸取合资方涉事三聚氰胺的教训 。 早在2011年 , 时任恒天然CEO西奥·史毕根斯就曾坦言 , 恒天然学到的一个教训就是从牧场到最终用户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 能够更为完整地去控制整个价值链 。 同时 , 时任管理层也相信 , 在中国养牛是本地化的一个重要趋势 。
但时移世易 , 随着恒天然战略近年发生变化 , 以及在华牧场始终在盈利边缘徘徊 , 该公司最终决定需要出售 。
外方逻辑
事实上 , 在本次宣布之前 , 业界对于恒天然要出售在华牧场的消息并不陌生 , 但是这起交易的靴子并没有迅速落下 , 直到今年以来国内巨头纷纷“圈地”牧场资产 , 本次交易最终成事 。
回看本次出售进程 , 原点或始于2018年3月 , 执掌恒天然长达7年的原CEO施牧德宣布将在当年晚些时候离职 , 该公司早前宣布由于赔偿达能以及投资贝因美等原因 , 出现了罕见的亏损 。
同年8月 , 恒天然任命Miles Hurrell成为新帅 。 一个月后 , 恒天然表示要对各项业务进行战略评估 , 包括已经进行多次减值的贝因美的股权 。
本文插图
在2019年5月 , Miles Hurrell正式宣布 , 正在对中国市场内两大全资拥有的牧场进行战略复核(上图);同时 , 与合作伙伴雀巢共同复核双方美洲乳品合作伙伴(DPA)巴西合资企业未来所有权的选项;此外 , 恒天然还将关闭澳大利亚的登宁顿的工厂 。
当时 , 正全力改善资产负债表、强化对本国奶农和股东的承诺的Miles Hurrell解释称 , 这些决定涉及到恒天然的全新战略 , 即加强对新西兰奶源的利用 , 以及简化全球业务组合 。
据了解 , 恒天然在华牧场产出的鲜奶除了供应给一些下游知名食品公司外 , 近年来还新近供应于恒天然餐饮服务业务如咖啡茶饮渠道 , 及部分消费品品牌产品 。 去年4月 , 恒天然还在中国正式入局低温鲜奶市场 , 当时推出的产品使用的就是来自在华牧场的鲜奶 , 并预计从2018年起的三年内 , 低温鲜奶品类在中国市场预计将以18.5%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 , 到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增加至70多亿元 。
本文插图
数据显示 , 截至当时恒天然财年的前9个月 , 恒天然在华牧场销量为1.92亿升液奶当量(LME , 包括分部间销售) , 同比下降3%;毛利为负1300万新西兰元 , 减亏了7%;EBIT负2300万新西兰元 。
在今年3月 , 恒天然方面称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牧场和巴西DPA的战略复核 , 两项资产的出售流程也进展顺利 。 根据当时披露的复核 , 恒天然对中国合资牧场进行了6500万新西兰元的减值 , 又指当时整个中国牧场业务的账面价值超过5亿新西兰元 。
根据安排 , 恒天然将把在华出售牧场所得用于降低公司负债 。
本文插图
在中国告别牧场资产后 , 种种迹象表明恒天然依然会加强对华投资 。 恒天然大中华区CEO周德汉(上图)早前告诉小食代 , 在11月举行的进博会上 , 恒天然大中华区计划发布多款新品 , 涉及奶酪和益生菌等 。 他又形容 , 恒天然大中华区已成为恒天然“最大、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战略市场” 。
推荐阅读
- |新债王拉响“警报”!美国发债“自救”,中国提前抛售2500亿美债
- |多国疫情又反扑!中国出口还扛得住吗?
- 音乐大烩菜|中国股市: MACD的价值不在金叉死叉, 而在顶底背离, 把握才是精华
- 中新经纬|中国将公布9月CPI三季报披露开启
-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金融知识进社区 贴心服务惠民众
- 小景儿爱财经|美国信誉下降,又有1500亿美债被抛售,上万亿外资将涌入中国
- 中国经济网|钱宝科技山东违法遭罚62万元 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规定
- 枝头的喜鹊|中国股市: 老股民提醒: 一旦碰到“落日残阳”见顶, 股票难逃一劫
- 中年|女科学家是科技进步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 车辆知多少|中国乙烯产能分布呈现“三足鼎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