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两月股价暴涨5倍!王府井深陷内幕交易漩涡,免税牌照难救业绩( 三 )
传统零售业普遍利润低下 , 王府井净利率长期保持在3%-4%左右 , 零售巨头永辉超市近两年净利率更是不到2% , 但免税行业老大中国中免的净利率却能常年保持在10%左右 。
国民对于免税商品的强大购买力奠定了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基础 。 华创证券指出 , 2018年 , 中国居民境外购买免税商品总体规模超过1800亿元 , 占全球免税市场销售额的34.8% 。 海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三个月以来(2020年7-9月) , 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即已达86.1亿元 , 同比增长227.5% 。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则指出 , 2019年末国内免税规模约超500亿元 , 预计到2025年国内免税总空间有望突破1600亿元 , 长期望突破2000亿元 。
事实上 , 不只是王府井 , 今年随着免税政策的推进 , 整个免税概念都是资本炒作的对象 , 相关概念股股价迎来大幅提升 。
根据Wind数据 , 截止9月10日 , Wind免税店指数成份板块仅三个月以来的涨幅就高达60% 。 虽然7月以来免税概念股热度消退 , 但同花顺9月27日数据显示 , 在256个板块里 , 免税店概念仍排到了第3位 。
“免税业务当前是政策热点 , 也是风口 , 未来免税店可能是以海南为主体 , 但像王府井这样的企业有条件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个新的业态中来 。 ”鲍跃忠对「子弹财经」表示 。
3、没那么美免税牌照快速拉升了王府井的股价 , 但要彻底解决其转型难题 , 单靠一张免税牌照恐怕会有些力不从心 。
在鲍跃忠看来 , 像王府井这种体量的上市公司 , 单纯靠免税新业务 , 并不能彻底改变现在的颓势 。 “王府井现在的核心业务还是传统百货店 , 借免税店做这种市场层面的操作是二级市场的需求 , 和它本身能对整体业绩带来多大的改变 , 不会有太大关联 。 ”
虽然同属零售业 , 但免税业相较于百货店 , 仍然是不同的业态 , 这其中涉及的经营细节 , 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攻破 。
高明德对「子弹财经」表示:“免税业务对王府井业绩肯定有促进作用 , 但不会在短期内体现出来 。 因为王府井首先需要布局 , 比如到三亚或者大兴开店 , 但百货店和免税店的运营可能还不太一样 , 品牌结构也不同 。 百货基本上就是联营 , 但免税业务需要自营 , (王府井)自营的手段可能会偏弱一些 。 ”
在他看来 , 百货店运营只是把地方租借给品牌 , 百货作为场地方不会有资金的占用 , 但自营免税业务得先把商品买过来 , 但至于什么样的商品好卖 , 需要一个试错的过程 。 此外 , 在消费群体上可能也存在差异 , 以百货为例 , 北京和成都、包头的王府井百货 , 在客群上也会有差异 。 所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
而这个看似前景可观的市场 , 或许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
“免税针对的是特定对象 , 这种人群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群体 。 2019年免税业市场规模大概在500亿元左右 , 即便今年达到六七百亿的规模 , 相较于整个零售业市场其实也不大 。 仅永辉超市一家一年就有几百亿收入 。 ”高明德对「子弹财经」直言 。
中国免税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 , 中国中免集团有着长期积累 , 市占率遥遥领先 , 要从其手中抢占市场恐怕并非易事 。
根据商务部、Moodie Davitt以及新时代证券研究所统计 , 2019年中免市场占有率达到85% , 若考虑到2020年5月 , 中免收购海免 , 则其市场占有率达到91% 。
文章图片
前有“猛虎” , 后面还有“追兵” 。 政府推出海南免税新政等政策 , 进一步做大了市场蛋糕 , 但同时 , 分食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 , 多家企业试图通过牌照申请、并购投资等方式 , 拿到免税行业的入场券 。
据「子弹财经」不完全统计 , 仅7月份 , 就有包括百联集团、鄂武商A、岭南控股、大商股份、欧亚集团等至少10家公司宣布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免税品经营资质申请 。 此外 , 格力地产也拟收购珠海免税100%股权 。
推荐阅读
- 股价|中国股市:遇到这种“上影线”试盘,不要犹豫,跟上庄家吃肉
- 第一财经|深交所向英可瑞下发关注函 要求核查股价短期内涨幅较大的原因
- 公司|深交所向英可瑞下发关注函 要求核查股价短期内涨幅较大的原因
- 股价|深交所向英可瑞下发关注函 要求核查股价短期内涨幅较大的原因
- 格隆汇|苹果产业链多数股价反弹,iPhone12卖疯了
- 中新经纬|英可瑞:公司股价涨幅与行业指数涨幅差异较大
- 公告|股价7日接近翻倍,聚杰微纤公告:订单量未大幅增加
- 第一财经|股价接近翻倍,聚杰微纤:印度纺织业订单回流未导致订单量增加
- 中国|股价一度飙升28%,阿里增持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股份
- 公司|股价累计涨超97%,聚杰微纤“辟谣”:未发现订单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