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从经济特区到自贸港 海南岛热浪奔腾再出发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 , 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下功夫 , 以高度自由、高度便利、高度法治为主要目标创新经济治理 , 着力破除行政区划壁垒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弊端 ,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改革开放 , 为海南经济特区发展不断注入强劲的新活力 。
设立经济特区 , 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大创举 。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 , 经济特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 几十年筚路蓝缕、艰辛探索 , 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再到海南 , 可以看到经济特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海南作为中国七个经济特区中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 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 它的建设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 一路走来 , 经济特区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
三十多年来 , 海南经济特区创造、积累了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 。 1988年4月 ,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 , 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从此 , 海南这个祖国美丽的海岛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 ,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 逐渐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 发展成为中国最开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 30多年的实践历程表明 , 海南只有实行高水平的开放制度和开放模式 , 才能释放岛屿经济体的特殊优势 。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 在扩大开放的基础上 , 要充分学习借鉴国际发展模式经验 , 对标国际上自由开放程度高、运作成功的贸易港的相关做法 ,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 充分发挥中国政治稳定、社会有序、治安良好等优势 ,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
不仅如此 , 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 毫无疑问 , 以制度性开放为主要标志的自由贸易港 , 是当今国际上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 。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 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 制度创新、服务业开放、产业创新等一系列举措相继展开 , 不仅将显著增强海南的发展活力 , 也将给国内其他地区乃至世界带来一系列投资机会 。 当前 , 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 , 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 而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 与时俱进地扩大开放乃现实所需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海南成为自由贸易港 , 更凸显了我国在经济贸易自由便利方面大胆先行先试、创造经验 , 也表明了我国将在新时代全方位、广领域、更大力度地对外开放 。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 为顺应疫情蔓延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变革 , 响应服务贸易数字化趋势 , 海南应加大打造数字自由贸易港的力度 , 加快建设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 , 用好大数据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由此次疫情也可以看出 , 推进治理现代化 , 需要加强重大数字应急技术的战略储备 , 这是一个社会进入紧急状态时的关键技术备份 , 更是一个社会能够气定神闲地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重要工具 。 新时代的治理现代化 , 不仅包括基建水平、结构优化等硬实力 , 更包括应急技术储备等软实力 。 要在未来的改革开放中成为排头兵 , 必须在数字经济上走在全国前列 , 这也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要求 , 对保障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意义重大 。
【奔腾|从经济特区到自贸港 海南岛热浪奔腾再出发】社会治理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 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治理为其赢得更大的空间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 放眼未来 , 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南岛更好发展起来的目标 , 根本出路是以全方位开放、大力度改革创新来提升海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下功夫 , 以高度自由、高度便利、高度法治为主要目标创新经济治理 , 着力破除行政区划壁垒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弊端 ,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改革开放 , 为海南经济特区发展不断注入强劲的新活力 。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