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警惕家长群诈骗“陷阱”!!!( 二 )


诈骗|警惕家长群诈骗“陷阱”!!!
文章图片

诈骗|警惕家长群诈骗“陷阱”!!!
文章图片

如何避免家长群诈骗“陷阱”
继续来看老师们支招
↓↓↓
1
家长ID验证
增加安全双保险
董静(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为有效地预防网络诈骗 , 在此提出家长群 “一审、二查、三监督”的运行方式 。
一审 , 作为班主任 , 在日常或者是开学季建立微信群时 , 添加进群验证功能 , 通过回答验证问题进群 , 并按照统一格式更改备注 。 同时 , 老师为了避免虚假备注的情况 , 在家长进群时对家长的ID号(微信号)进行验证 , 为保障群安全添加双保险 。
二查 , 班级群中学生家长应该同学生上课一样共同维护群秩序 。 群主应及时发布群公告 , 将必要的群规矩张贴发布 , 让家长在合理的时间段发布合理的消息 , 如有家长发布任何与班级群交流无关且含有未知隐患的链接 , 老师应及时警告并立即与学生家长单独联系 , 在警告家长危险性的同时 , 对家长的当前状态进行甄别 。
三监督 , 在班级群中往往老师的上课时间或午休时间会成为隐患的盲区 , 此时班级群内的家长之间应该相互监督 , 如有人发布隐患链接、虚假消息或收款二维码等 , 不要盲从 , 首先需自发对其进行警告、记录其账号ID并同时@老师 。
2
涉及隐私
家长切忌群发
张凯旋(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家长群管理需要从以下入手:群主可以开启认证功能 , 家长在验证身份后才能加入其中;同时 , 要求群成员谨慎发言 , 不乱发、乱点链接 , 不轻易向无关人员转发其中的重要文件通知等等 。
作为家长 , 我们一方面在思想意识上要提高警惕 , 另一方面在行动上也要注意起来 , 平时需要密切关注老师、学校发的消息 , 遇到可疑消息和可疑人员 , 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核实 , 不要贸然轻信;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 , 尽量避免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 , 也尽量不要提及孩子具体的姓名、班级等详细信息;若有新添加的好友 , 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后再进行添加 。
3
预防大于补救
家校群五大公约出炉
梁晓宇(北京市海淀区星火小学):首先 , 凡是涉及到钱财的问题 , 家长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 一般使用微信群通知家长缴费时 , 学校一定会提供印有学校公章的最正式的纸质通知或电子通知书 。 有任何疑问时 , 请务必电话询问班主任 , 切勿存疑汇款 。
其次 , 对于丢失的微信 , 要第一时间找回并修改登录密码 。 如果已无法找回 , 请及时联系群中管理员和班主任 , 告知所有人“旧号已停用 , 勿汇款 , 及时删” 。 若见其他人号码被盗 , 应马上提示班主任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 预防大于补救 。 班主任、管理员以及家委会代表 , 要在组群后第一时间帮助各位成员修改姓名 。
这里有一份家校群公约 , 具体如下——
第一 , 请每位家长在进入班级群后将群名片统一修改为“学生姓名+爸爸/妈妈” 。
第二 , 禁止在群内发布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信息 。
第三 , 禁止将非本班家长加入群中 。
第四 , 未见通知书 , 请勿向任何人转账 。
第五 , 最好不要将家庭信息透露给班主任以外的其他人 。
反诈骗建议
家长们如不幸遭遇骗局
请及时留存相关证据 ,
报警求助并通知校方 。
请转发扩散提醒!
诈骗|警惕家长群诈骗“陷阱”!!!
文章图片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微信号、转自辽沈晚报(微信号:lswbwx) , 源自朝阳市反诈骗中心、广州日报、新晚报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 , 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 , 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处理 。
本期编辑:庄元
觉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