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看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的必然性
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 , 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 三大战役有很多相似性 , 比如谁发动谁失败 , 都是以弱胜强 , 都改变了当时的局势 。 官渡之战袁绍发动 , 结果袁绍失败 , 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曹操发动 , 曹操失败 , 形成三家鼎立的局面;夷陵之战刘备发动 , 刘备失败 , 刘备失去荆州 , 只能蜷居益州一地 。 事后看来 , 三大战役的成功与失败都有其必然性 , 但有人在战争还未开始时就已经知道结果 , 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 这得从赤壁之战前夕郭嘉"十胜十败"论说起 。
文章图片
当时北方最大的势力是袁绍 , 带甲百万 , 上将千员 , 占据冀幽青并四州之地 , 而曹操只有兖州一地 , 相对于袁绍十分弱小 。 两人之间必有一战 , 袁绍主动挑起战争 , 意在消灭曹操 。 曹操这边很是苦恼 , 他的苦恼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 一是自己兵力、财力、物力实在不如袁绍;二是荆州刘表 , 江东孙策对曹操虎视眈眈;三是朝廷还在内部捣乱 , 是战是和 , 怎么战 , 怎么和举棋不定 , 这时 , 郭嘉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 , 郭嘉一番言论打消了曹操所有顾虑 , 为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 这就是"十胜十败论" 。
文章图片
在郭嘉看来 , 曹操有十胜 , 袁绍有十败 , 袁绍虽然兵多地广 , 但他赢不了战争 。 原文太长 , 在此简单说明 , 袁绍礼仪繁多 , 曹操体任自然;袁绍以地方伐中央 , 曹操以中央伐地方;袁绍治理宽松 , 无法度 , 曹操治理严格有法度;袁绍外宽内忌 , 用人以疑 , 曹操外简内明 , 用人不疑;袁绍多谋少决 , 曹操策得辄行;袁绍徒慕虚名 , 曹操俭以养德;袁绍妇人之仁 , 曹操威加海内;袁绍人虽多 , 却不齐心 , 曹操人虽少 , 却万众一心;袁绍不明是非 , 曹操明辨是非;袁绍不会用兵 , 曹操善于用兵 。
文章图片
以上就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 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 , 切中要害 , 言简意明 , 博大精深 , 深得孙子兵法精髓 , 如果仅仅从人性的把握上看 , 十胜论是比孙子兵法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 郭嘉 , 根据双方领导人的为人品行 , 做事言行举止等分析的鞭辟入里 , 郭嘉真是把曹操和袁绍研究透了 。 俗话说 , "一将无能 , 累死三军" , "兵熊熊一个 , 将熊熊一窝" , 战争的关键 , 在于将领 。
文章图片
事实也正如郭嘉所料 , 天子在许昌 , 朝廷在曹操这边 , 曹操代表中央征伐地方 , 道义层面占了上风 。 战争过程中 , 袁绍竟然避开了所有正确选择 , 偏偏做了最错误的决定 , 昏招连连 。 手下官员意见不一 , 袁绍不知该听哪个 , 人多的优势反倒成了劣势 。 他用人更有问题 , 袁绍手下武将如云 , 如张颌 , 高览等 , 但他却把战争的关键因素--粮草 , 交给一个酒囊饭袋淳于琼去看守 , 结果被曹操一把火烧掉 , 人数的优势瞬间化为劣势 , 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 。 战败后曹操到袁绍的大帐中看 , 居然有图书珍宝 , 打仗带这些干什么 , 就是摆谱 , 不务实 。
文章图片
对于刘表孙策带来的隐患郭嘉也帮曹操解决了 , 郭嘉也看透了刘表孙策 。 曹操不担心刘表 , 是担心刘备 , 那时刘备已经投靠刘表 , 曹操怕刘备怂恿刘表偷袭荆州 。 事实上刘备也确实建议了 , 但刘表反应慢 , 而且对刘备处处提防 , 就没有这样做 。 郭嘉在之前早有预料 , 说:"表 , 坐谈客耳 , 自知才不足以御备 , 重任之则恐不能制 , 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 "果然 , 刘表没听从刘备的建议 。
推荐阅读
- 郭嘉|三国名嘴,一个助曹操平定北方,一个助刘备立足天下
- 郭嘉|如若郭嘉不英年早逝,还是有机会比肩诸葛亮
- 鲁肃|三国第一谋士, 远胜郭嘉诸葛, 不死则天下归吴
- 郭嘉|8位登场时间与正史错位的三国人物,都是曹魏阵营的,你猜对几个
- 建议|此人是关羽身边的谋士, 能力不输庞统郭嘉, 只可惜关羽不重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