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从史前遗存中寻找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三 )


大约距今7000年进入仰韶文化时期 , 文化和社会进一步发展 。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半坡类型的聚落 , 周围有环壕 , 几乎所有房子的门道都朝向中央广场 , 看得出当时的社会向心凝聚、秩序井然 。河南濮阳西水坡的蚌塑“龙虎”墓 , 冯时认为与青龙、白虎、北斗组成的星象有关 , 将中国二十八宿体系的出现和盖天学说的产生提前到距今6000多年以前 。在南方 , 河姆渡文化出土有玉器、漆器、象牙器等 , 最著名的艺术品是象牙雕的双凤朝阳 , 陶器上的很多符号 , 可能已经有特定的含义 , 并且流传到后世 。
●早期中国的形成和文明起源的第二步
距今6000年左右 , 气候暖湿适宜 , 是中国史前农业大发展、文化格局大调整的时期 。这时候 , 在河南、陕西和山西交界之处 , 形成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 它最典型的特征 , 除了作为酒器的小口尖底瓶 , 就是陶器上的花瓣纹彩陶了 , 这些彩陶灵动变幻、神采飞扬 , 与庙底沟类型的空前强大和扩张态势正相吻合 。庙底沟类型还流行鹰鸟类题材 , 比如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陶鹰鼎就是代表 , 那个鹰塑造得神骏异常 。国家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出土于河南汝州阎村的陶缸 , 上面彩绘有“鹳鱼钺”图 , 就是一只大眼睛的鹳鸟叼着一条死鱼 , 旁边还画有一把漂亮的象征军权的斧钺 。严文明先生把它解释成鹳鸟氏族战胜青鱼氏族的纪念碑性质的图画 。因为庙底沟类型有很多鸟的形象 , 而半坡类型流行鱼的形象 , 这幅图就很可能反映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人群战胜半坡类型人群的史实 。
庙底沟类型人群战胜半坡类型人群在考古上的反映 , 就是使得陕西、甘肃大部分地方的文化面貌 , 变得和庙底沟类型很近似 , 最西边甚至延伸到了青海东部 , 西南方向到了四川西北部 。类似庙底沟类型的文化 , 往北占据了内蒙古中南部 , 最北甚至到达锡林浩特地区;向东向南占据河北、河南大部地区和湖北北部 。也就是说跨越现代八九个省的庞大的仰韶文化区 , 在庙底沟时代都变得和庙底沟类型面貌差不多 , 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仰韶文化的“庙底沟化” 。仰韶文化之外 , 庙底沟类型在东北方向一直影响到西辽河流域 , 使得红山文化当中开始出现黑彩和类似花瓣的彩陶图案;向东影响到山东和东南沿海地区 , 使得那里的大汶口文化和崧泽文化也都出现花瓣纹彩陶;花瓣纹彩陶还向南渗透到湖北、湖南和重庆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 。
这就是说 , 到了距今6000年前后 , 由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从中原核心区向外强力扩张影响 , 促使中国大部地区文化交融联系成一个相对的文化共同体 , “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就正式形成了 。
这个最早的“早期中国” , 具有核心区、主体区和边缘区这样一个三层次的结构 , 成为商周王朝畿服制度、秦汉直至现代中国多支一体文化、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史前基础 。
庙底沟类型的强力扩张 , 或许与战争有关 , 或许与其令人仰慕的文化特质和足以服人的文化策略有关 , 但无论如何 , 背后都必须有强大的实力 。事实正是如此 。在中原核心地区 , 这个时候出现了多处上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 , 其中在河南灵宝西坡、陕西白水下河等遗址 , 考古学家发现了多座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 , 有的甚至有500多平方米 , 墙壁和地面装修考究 , 墙上还绘彩 , 很可能是宗庙、宫殿类建筑 。灵宝西坡还发现面积近20平方米的大型墓葬 , 随葬精美玉钺 , 彰显出墓主人的崇高地位 , 但随葬品很少 , 显示出生死有度、重贵轻富、井然有礼、朴实执中的“中原模式”或者“北方模式”特点 。李伯谦先生认为这代表了文明演进的“王权”模式 , 以与红山文化等的“神权”模式区别开来 。
在庙底沟类型的带动下 , 周围的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红山文化等也都加快了文明化进程的步伐 。大汶口墓地这个时候的大墓 , 有的已经有100多件随葬品 , 属于崧泽文化的江苏张家港东山村墓地 , 有的大墓随葬彩绘石钺、玉璜等60多件随葬品 。这两个东部沿海文化贫富分化比较严重 , 富贵并重 , 和中原不同 , 我认为代表文明化进程的“东方模式” 。所以 , 从距今6000年左右开始 , 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 有了初步的阶级分化 , 迈开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二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