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要补强,但体测不应成为比赛拦路虎
人民日报:体能要补强 , 但体测不应成为比赛拦路虎2020年09月29日 21:55:32来源:人民日报
王简嘉禾在1500米自由泳预赛中以15分45秒59打破亚洲纪录 , 但因体能测试成绩不佳而无缘决赛 。 图片来源@新华社文 | 孙龙飞运动员在预赛中创造新的纪录是令人欣喜的事 , 但最近 , 这种惊喜在泳池里却有些变味 。正在 青岛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竞赛规程规定 , 预赛前16名的运动员要根据体 能得分排序 , 只有体能排名前8名的运动员方能进入决赛 。由此 ,在预赛中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的王简嘉禾、打破男子5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的余贺新等选手没能走得更远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引来各方关注和热议 。对运动员来说 , 扎实的体能是保障技术发挥的前提 。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中 , 密集的赛程和多枪比拼都会让运动员产生巨大的体能消耗 , 如果没有充足的体能储备 , 很容易后程乏力 , 在最后关头动作变形 , 丧失对顶尖选手的竞争力 。 2018年的杭州短池游泳世锦赛和去年的光州游泳世锦赛上 , 一些中国选手就出现后半程体能不足的问题 , 甚至在出水后感到强烈体力不支 , 难以多项目兼顾 。 因此 , 重视体能、强化体能 , 这点毋庸置疑 。也要看到 , 不同项目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 , 有各自不同的专项体能要求 。 据了解 , 国家体育总局所强调的 , 是更为底层的“基础体能” 。 在今年2月份出台的一份国家队体能达标测试评分标准中 , 涵盖了BMI(身体质量指数)、坐位体前屈、垂直纵跳、3000米跑等10项内容 , 成为此后包括游泳、田径、羽毛球、体操等项目进行体能测试的主要依据 。从强化体能的角度看 , 推动弱势项目补强 , 让一些多年徘徊不前的项目有所突破 , 基础体能的提升也是势在必行 。但是 , 把体能测试结果与比赛晋级挂钩,甚至有的项目在1/4决赛阶段不比专项只比体能 , 也让不少体育迷直呼“看不懂比赛” 。 拿全国游泳冠军赛来说 , 如果选手抱着只游一枪的心态 , 或许能在预赛中创造成绩 , 但无法检测连续作战的能力 , 起不到模拟大赛的作用 。 对这种比赛杠杆带来的“副作用” , 不可不察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 需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去更新体育理念 ,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 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强化体能的初衷有积极的针对性 , 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更需要审慎对待 。 如何保证体能测试的项目选择、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如何让运动员、教练员对体能的认识真正贯穿在训练的日常环节中 , 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 给出权威解答 , 回应公众关切 。
推荐阅读
- 体育总局:体测不影响高水平运动员奥运选拔
- 体育总局从谏如流:体能测试不影响奥运会参赛选拔
- 体测不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选拔|体育总局:体测不会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大赛选拔
- 项目|体测不影响运动员参与奥运选拔 傅园慧预赛第一因体测不合格无缘决赛
-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强化基础体能已经成为体育界内外的共识
- 请游泳协会官员公布自己的体能测试成绩
- 用跑步测试游泳运动员体能,这是不懂运动力学
- 中国游泳破世界纪录!徐嘉余:体能没白练!
- 一刀切难倒众名将:体能测试到底什么来头?
- 不知道这次运动会是谁设置这种#体能测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