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我军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西路军惨败,还有不为人所知的又一原因( 三 )


这是两军第三次汉中会谈 。 仍在王宗山家中 , 陕军代表仍是孙蔚如、王宗山、武志平 , 红军代表黄超 , 正式会谈了一个多小时 。 此次会谈的气氛虽有逊色 , 但善于言辞的黄超晓以利害 , 起到了稳定孙蔚如的作用 。 致使陕军仍然没有听从蒋介石调遣而参与川军发起的大战 。
陕军积极主动 , 开辟了通往苏区的三条交通线其后 , 为方便长期给红军供货 , 陕军先后建立了三条秘密交通线 。
中线:汉中一一麻桑坝一一天池寺一一凉水井一一碑坝;
西线:麻桑坝一一八海坪一一西河口一一碑坝;
东线:汉中一一城固一一西乡一一镇巴一一渔渡坝或黎坝 。
通过这三条交通线 , 陕军为红军送去了大量的物资 , 使川北红军有效地粉碎了蒋介石的经济“围剿” 。 此外 , 这三条交通线还为中共重要人物过境及情报的传递起了安全保障作用 。 中共陕西地下省委负责人张光远、潘自力等 , 都是在武志平掩护下而从红色交通线上进入红四方面军的 。 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作战参谋、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开国少将陈明义曾率侦察排至镇巴县渔渡坝从武志平手中接收了又一个17担物资 。
上述三条交通线产生的许多动人故事 , 就是20世纪50年代电影《红色交通线》的原型 。
傅钟将军评价“汉中密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 我有幸参加了聂荣臻元帅和萧克将军直接领导下的“抢救党史军史活材料”的具体工作 。 根据亲历者的推荐 , 我对武志平50多次面对面采访 , 并采访了当事人傅钟、徐以新、总参童陆生少将、二炮副司令员傅先辉、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明义 , 以及张国焘、徐向前所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陈波将军等 , 又对巴山地区三条交通线上的有关村舍进行实地考察 , 深为这一鲜为人知的重大事件所震撼 , 故在徐向前、傅钟、徐以新、武志平等诸多当事人在世的时候 , 特地将“汉中密约”的始末写成了30多万字的《杨虎城的密使》 , 1988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
傅钟将军特为该书写了序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 序文说:“武志平带给红四方面军的宝贵礼物 , 是川、陕、甘三省军用地图和西北军用的密码底本及其他联络信号 。 这些与军队存亡、作战胜败攸关的机密要件 , 是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深山密林 , 闯过土匪、民团的封锁阻拦才安全带到的 。 他把这些礼物交给我 , 我当夜派骑兵把四川省地图送给了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徐向前同志 , 把密码底本和其他材料送给了川陕军委和四方面军总部 。 此后 , 这些贵重东西 , 不仅为我军在川陕作战接连取得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 而且 , 出人意料的是 , 在震惊世界的长征中 , 陕甘军用地图 , 对于党中央和一方面军先期到达陕北 , 也发挥了作用 。 ”“回想起来 , 这个密约竟保持了两年之久 , 在当时条件下 , 称得上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重要成果 。 ”
◆杜斌丞

简要叙述“汉中密约”的诞生始末 , 意在说明以下四点:一是这个统战协定的形成因素共有四点 , 一是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的统战宣言 , 亦即“一月宣言”的重大作用 。 二是中共地下党员的积极努力 。 三是杨虎城的爱国之举 。 四是红四方面军的积极努力 。 前三者因素形成了一股合力 , 叩开了红四方面军的大门 。 红四方面军积极配合 , 故而诞生了我军史上第一个统战协定 。 由于得到杨虎城的帮助 , 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1.5万人 , 迅速发展为5个军8万多人 , 使其步入了史上极盛时期 。 实践证明 , 统战 , 实乃我军发展壮大的一大法宝 。
第二部分:疏于统战 西路军惨败
绝无仅有的西路军惨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 , 为“打通国际路线”而取得苏联的支持 , 中革军委于1936年11月10日正式命令黄河以西的红军组成由徐向前任总指挥 , 陈昌浩为政治委员的西路军 。
在进军新疆的西征中 , 西路军遭到了马步芳、马步青、马元海、马仲英等部马家军的堵截 , 致使这支21800人的红军队伍惨败河西走廊 , 到最后 , 只有七八百人在李先念带领下到达新疆 。 其他大都牺牲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