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家、校教育存在偏差、互补性不足 。 家校共育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 推动家、校互补 , 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健康思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 但是现实实践中 , 由于家校重心都存在一定偏差 , 导致家校共育成效较差 。 在家庭教育方面 , 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应当是教会孩子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 但在日常生活中 , 家长往往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头等大事 , 有限的时间、精力往往都放在了为孩子报补习班等方面 , 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 , 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 在学校教育方面 , 学校主要职责不仅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 而是要关注孩子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 , 但面对“升学”压力 , 学校往往也把学习成绩摆在学生教育的突出位置 , 唯“分”是从 , 忽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 总体来看 ,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 , 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教育偏差 , 这种偏差也违背了家校共育的初衷 。 同时 , 家校教育的目的 , 是通过发挥家庭、校园两方面优势 ,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互促共进 , 但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单一目的性 , 都把提升学生成绩作为主要内容 , 因此 , 互补作用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 反而给学生心理、生理带来不利影响 。 二是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 , 家校共育存在现实困难 。 在主观方面 ,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 , 普遍对家校共育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 , 都把学生的校园生活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方面 , 而家庭仅仅作为学生吃、住和开展课余活动的场所;在客观方面 , 大多数家庭都是工薪家庭 , 日常工作繁忙甚至早出晚归 , 很难顾及到学生生活 , 还有众多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由爷爷奶奶照管 , 而受到年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 , 很难在推动学生人格养成和价值观树立上产生影响 。 二、对策建议一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家长观念 。 在学校教育方面 , 学校、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 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 , 通过完善教学计划、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 , 促进学生整体进步与发展 。 在家庭教育方面 , 家长要转变唯“分”是从的观念 , 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 ,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和快乐的成长空间 , 同时 , 注重言传身教 , 从自身素养的培育提升 , 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 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 二是强化家校沟通交流 , 增进契合点 。 要进一步厘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区别 , 明确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 真正做到让学校成为培育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场所 , 让家庭成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价值观 , 培育健全人格的场所 , 要发挥好学校教育“主战场”和家庭教育“辅助器”作用 , 通过强化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 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 , 找到契合点 ,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