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鸿门宴”在历史上发生过5次,每次都差点改变历史( 二 )


创建瓦岗军的首领名叫翟让 , 他本来是一个并没有太大的志向和才干的人 , 因此瓦岗军在他的带领下也很难发展壮大 。 不过 , 后来李密的加入却为瓦岗军带来了质的飞跃 。
李密饱读兵书 , 腹有韬略 , 可以算得上隋唐时代响当当的一号英雄 。 他率军战胜了隋军名将张须陀 , 占领了兴洛粮仓 , 令瓦岗军的声威大震 , 迅速发展成为中原第一大起义军 。 不过 , 随着李密威望和势力的不断壮大 , 他和翟让之间的矛盾也出现了激化 , 甚至还影响到了瓦岗军的继续发展 。 在这种情况下 , 李密下定决心要除掉翟让 。
《新唐书.李密传》记载:
让至密所 , 密令房彦藻引其左右就别帐饮 , 密出名弓示让 , 让挽满 , 谴剑士蔡建从后击之 。
这段史料是说:有一次 , 李密邀请翟让赴宴吃饭 , 并安排房彦藻引开了翟让的随从 。 两人吃到一半 , 李密拿出来了一把很名贵的宝弓送给翟让 , 而翟让非常高兴 , 还当场拉开了这把弓进行尝试 。 就在这时 , 李密的手下趁机从背后刺杀了翟让 。
李密通过"鸿门宴"的方式除掉了翟让 , 进而独揽了瓦岗军的大权 。 他让徐世绩、单雄信和王伯当三人分别统领原先翟让的旧部 , 并且极力安稳整个瓦岗军的军心 。 不过 , 虽然李密做事非常周密 , 但仍然无法弥补杀害翟让而引起的恶果 。
从这件事之后 , 瓦岗军内部发生了更严重的分裂 , 极大的削弱了战斗力 。 没过多久 , 瓦岗军就在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的前后夹击之下一败涂地 , 彻底溃散了 。 而李密也投降了李渊 , 最终悲剧般的死去 。
毛主席的鸿门宴
1945年8月 , 抗日战争宣告胜利 。 在来自国外和国内的和平呼声的压力之下 , 蒋介石向毛主席发出了前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邀请 。
对于延安方面来说 , 蒋介石的这次邀请无疑也是一次不安好心的"鸿门宴" 。 蒋介石从来没有真正的打算与共产党进行联合执政 。 他之所以进行邀请 , 无非是想占据舆论的先机 , 将和平谈判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向共产党一方 。
在这种情况下 , 毛主席毅然决定闯一闯这场"鸿门宴" , 揭穿国民党假意谈判的真实面目 。 他早已知道此行的凶险 , 临行前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 不仅安排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 , 还增补陈云、彭真为候补书记 , 以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继续维持中央的运行 。
在重庆期间 , 国民党果然提出了许多无理的要求 , 使谈判陷入了僵局 。 不仅如此 , 他们还使出了一些低劣的手段 , 妄图折损共产党的颜面 。 在谈判结束后的酒宴上 , 他们轮番向毛主席敬酒 , 想要把毛主席灌醉 , 让他在中外采访人员面前出丑 。
在这种情况下 , 周总理站了出来 , 他的酒量极佳 , 号称是''千杯不醉'' 。 他跟在的毛主席身后 , 全程形影不离 , 专门为毛主席挡酒 。 就这样 , 国民党的高层人士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酒桌攻势 , 周总理则轻描淡写的一杯又一杯的全给挡了回去 , 而且全程都是谈笑自若 , 毫无醉意 。 当时的中外采访人员看完这一幕 , 纷纷发出了感叹: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
当宴会结束后 , 有采访人员问周总理 , 为何要替毛主席挡酒 。 周总理笑着说:"我怕酒里有人做手脚 , 放毒 。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 看似轻描淡写 , 却道出了当时的凶险 , 也体现了周总理的睿智与果敢 。
这次重庆谈判虽然没有刀光剑影 , 却处处据理力争 , 斗智斗勇 , 平静的水流之下暗藏滔天巨浪 , 堪称最凶险、最事关大局的一次"鸿门宴" 。
结语
说完了这四次鸿门宴 , 再加上项羽和刘邦那次 ,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历史上凡是主动发起"鸿门宴"的人最终都失败了 , 李密虽然成功杀死了翟让 , 却也因为人心的离散而最终失败 。
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饭局是交朋友的地方 , 更需要的是坦诚相待 , 而不是尔虞我诈 。 毕竟 , 没有一杯酒化解不了的仇怨 , 也没有一杯酒交不了的朋友 。 你说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