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新科技|| 谈判的向死而生,千万别把自己逼到“背水一战”的谈判境地


励志新科技|| 谈判的向死而生,千万别把自己逼到“背水一战”的谈判境地
文章图片
千万别把自己逼到“背水一战”的谈判境地|谈判的向死而生第四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411篇推文 。
全文共1934字 , 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
励志新科技|| 谈判的向死而生,千万别把自己逼到“背水一战”的谈判境地
文章图片
1引言
1998年7月26日 , 电信巨头AT&T公司 , 宣布与另一家电信巨头 , 英国电信公司(BT) , 建立国际伙伴关系 。
这两家电信公司都急于寻求国际合作方 , 来为自己的跨国客户提供完整的电信服务 。
1999年 , 两家公司决定各自出资50% , 组建合资公司 , 名叫“Concert” 。
这个名字的寓意是 , 让双方都有一个合作的“国际舞台”来展示和放大自己的能力 。
从这个愿景可以看出 , 双方都对这个投资十分看重 , 也都希望这家新的“Concert”公司能大放异彩 。
所以 , 在协议谈判期间 , 双方都希望通过合资协议的条款来加强双方的合作力度 。
于是 , 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
背水一战!
啥意思?
就是说 , 这个合作协议里没有任何“退出条款”!
甚至连常规的“仲裁条款”都被拿走了!
这意味着 , 一旦协议签署 , 两方把所有的后路都断掉了 , 谁也不能逃 , 只能并肩前行!
AT&T和BT都相信 , 只有用这样的方式 , 才能让两家公司毫无保留 , 全力以赴地去打造一个完美的“Concert”公司!
2背水一战
我们依然在“谈判的向死而生”这个系列推文中 , 它的思维方式来自哈佛商学院的“三维谈判系统” 。
我们已经聊了很多关于谈判中加强BATNA(备用方案)的重要性 。
一个强大的BATNA , 构成了你谈判中的“成交平衡点”;
“成交平衡点”越高 , 越让你有信心可以拒绝成交、离席而去 , 看上去这是谈判“向死”的趋势;
但只有这样 , 你的谈判力才能更强 , 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 才会拿到更好的谈判协议;
这就是谈判的向死而生 。
这将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 , 我想聊一个反例 , 那就是“背水一战” 。
听上去 , 这很像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 , 但它却和我们所说的“谈判的向死而生”背道而驰 。
“背水一战”这个词的来自一个故事 , 楚汉相争时期 , 韩信在与赵国交战时 , 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
当赵国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 , 汉军士兵毫无退路 , 只能拼死奋战 。
后人用这个故事来形容绝境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
有些谈判者会依据这个词 , 联想到“向死而生”的谈判思维中 , 认为 ,
如果“背水一战”能给我们带来力量 , 为什么不试试看索性降低我们的“成交平衡点” , 甚至放弃“备用方案”呢?
当我们真的这么做的时候 , 你会发现 , 你不能允许自己的谈判失败 , 因为你没有任何备用方案;
这意味着 , 对方开出的任何条件都比你现在的条件要好;
对你来说 , 不管协议条件怎样 , 只要能够成交就行!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境地 。
这个“背水一战”的想法用切断退路 , 来妄图“激励”我们的“战斗力”;
在没有对双方实力进行理性判断的条件下 , 这么做如同自杀 。
你不禁会反问我 , 韩信不是打败了赵国吗?
那你一定没有看全这个故事 。
实际上 , 真正起到战局关键的是 , 在赵军围堵“背水一战”的那一万士兵的时候 , 另外两千潜伏的汉军士兵乘虚攻入赵营 , 前后夹击 , 致使赵军大败 。
要知道“背水列阵” , 其实才是兵家大忌 。
3凄惨的结局
让我们回到文首的故事中 , AT&T和BT两家电信巨头在谈判时 , 同样用了“背水一战”的谈判思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