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塑料限禁令实施之后 东莞产业该如何调整?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广东新的塑料限禁令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 , 21日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表示 , 为便于各地执行 , 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已共同制定《广东省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2020年版)》 , 明确了相关禁限细化标准、区域范围和时间节点 。
禁塑令发布后 , 难循环、难回收、难降解的“白色污染”材料 , 例如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 将全国禁止生产和销售 , 将急需研发大量可生物降解新材料及制品 。新材料是东莞发展五大重点新兴产业领域之一 。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的引领下 , 东莞先进材料产业链已现雏形 。 东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末 , 东莞市场主体累计登记新兴产业4.73万户 , 增长23.0% , 其中新材料产业0.78万户 , 增长28.3% 。禁塑令的颁布 , 对于产业链条相对完备的东莞而言 ,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东莞相关产业链企业应当如何抓住机遇 , 实现转型升级 , 不断将东莞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材料产业的研发高地、先进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 为此 , 本期将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讨论 。
1、禁塑令发布后 , 首先禁止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等制品 , 规范集贸市场塑料购物袋使用等 。 这将主要影响到电商、快递、外卖、零售餐饮等塑料使用较多的领域 。 在您看来 , 哪些领域会首当其冲?相关产业链条将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在我看来 , 首当其冲的应是零售餐饮行业 , 因为零售餐饮是超薄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使用最多的领域 , 也是“白色污染”的源头 , 民众无论在超市、农贸市场还是其他私人作坊购物、餐饮外卖打包等 , 都与超薄塑料分不开 , 零售餐饮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离不开塑料 。而且 , 目前零售餐饮行业在塑料消费中应是全国的大头 , 据相关部门预测 , 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涉及的相关地区零售、餐饮领域的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年消费量约30万吨 ,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目 。很明显 , 全面限塑令后 , 与生产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可降解超过薄塑料袋等生产相关的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 大量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面临关停转产等问题 , 甚至还有一部分技术实力弱、资金不雄厚的中小塑料制品企业有可能会破产 , 对东莞当地的产业和就业、政府税收等都将带来较大的冲击 。2、从“限塑令”到“禁塑令” , 正不断催生出新模式和新业态 。 东莞政府应当如何做好“堵生产”和 “疏销售”等工作 , 不断加速塑料制品替代?由于塑料制品使用限制步步升级 , 塑料产品制造生产的规模受到了控制 , 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 无论如何都对当地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 塑料生产企业需要重新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 , 东莞塑料制造业也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 。而东莞政府首先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好“堵生产”与“疏销售”的关系 ,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东莞塑料企业变局的进程以及成败 。一要抓住文件精髓 。 此次广东省发布的《省实施意见》提出的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是分阶段、分区域实施的 , 并不是“一刀切”马上禁限 。 并且 , 分阶段、分区域禁限使用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只是塑料污染治理环节其中的一环 , 更强调生产、流通、替代、回收的全链条管理 。 对此 , 坚决按照相关要求控制或停止不合格塑料制品的生产 , 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生产线或企业全部能退出;同时 , 要制定具体生产规划 , 使符合质量要求并具有塑料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继续按要求生产 , 确保符合质量要求的塑料制品的合理供给 , 避免生产需求与生产脱节现象的发生 。二要切实搞好销售 , 对于已生产出来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塑料制品加大销售力量 , 防止企业因为禁塑令实施而使所有塑料制品全部出现滞销局面 , 而将所有塑料生产企业逼向生产经营绝境 , 为塑料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化赢得足够的时间和生存空间 。
3、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 , 塑料制品生产与加工和包装行业等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 。 禁塑令的发布后 , 相关产业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 。 对于东莞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上 , 您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塑料制品生产质量不断提高 , 使用范围受到控制 , 必须会对东莞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牵制力 , 这样势必迫使东莞相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 以求得未来生存发展的机会 , 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东莞政府要高度重视 , 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东莞塑料制品相关企业的产业转移或转型升级 , 给塑料制品企业以较好的出路 。 一是对现有塑料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摸底 , 对于有技术和资金实力转型升级的企业提供各种财税金融优惠政策 , 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 促进企业引进全生物降解原料 , 替代原来的做塑料袋和制品的原料 , 对现有的生产塑料袋的企业设备进行改造 。 二是对于技术力量脆弱、资金实力小的单一而简单的塑料企业让其进行产业转化 , 让其退出塑料生产市场 , 并提供相应政策让企业从事其他事关民生类的小产品生产或加工 , 以便减少禁塑令执行之后带来大量的生产企业关停给社会经济稳定带来较大的冲击 。
推荐阅读
- 营商|广东江门: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
- 广东美食|惊险万分!梅州一名小学生过马路拾捡物品,返回时被货车撞飞十几米远……
- 理性对待感情 切莫伤害自己和他人
- 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无视提示牌,游客竟喂大象吃塑料袋?网友们这样说
- 无惧禁令打广告,TikTok成宝洁、达能的“救命稻草”
- 家装百科|广东省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步履考生报名时间延长至明日中午12点
- 超美时尚屋|公示啦! 吉珠、中大新华, 转设更名!
- 年底前广深珠实现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
- 广东陆河一工地发生坍塌,致7人死亡
- 北坡视角:广东一工地坍塌7死2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