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侯为贵,他比任正非更低调,缔造了中国通信制造业最大上市公司
本文插图
1985年起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 , 从一个十几个人的小企业起步 , 侯为贵带领中兴通讯演绎了中国通信行业民族企业的创业传奇 。
从“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混合经济模式开始 , 他几乎抓住了中国电信产业每一波新的市场机会 , 他提出“二八定律” , 实施“第三世界”包围发达国家的“国际鹰计划” , 让中兴成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国门”的民族通信制造企业 。
侯为贵领导中兴跳出国企发展周期律 , 通过持续优化公司管理架构确保了中兴的良性成长 。 中兴通讯研发生产的交换机和通信基站 , 屡屡实现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史上零的纪录 , 构筑了连接数十亿人的信息高速公路 。
侯为贵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业的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 , 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工程师 。
从1985年创建中兴至今30多年 , “侯为贵时代”的中兴通讯跨越了诸多时代风口 , 越过了一系列发展陷阱 , 带领中兴跳出巨龙、大唐等国企发展周期率 , 通过持续优化公司管理架构确保了中兴的良性成长 。
更为难得的是侯为贵领导中兴几乎抓住了中国电信产业每一波新的市场机会 , 成功演绎了中国通信行业民族企业的“创业传奇” 。
把一家注册资金仅280万元的来料加工企业 , 发展成为中国通信制造业最大的上市公司和中国最大的本地无线设备供应商 。
1.中外合资:280万元进军电信设备行业
1969年 , 年仅27岁的侯为贵被调任航天691厂任职 , 专门跟进研究芯片半导体技术 。
学霸型的侯为贵在航天691厂表现特别突出 , 并在1980年初被委以重任 , 派往美国负责技术引进 。
20世纪80年代 , 侯为贵(右三)和同事们在一起(新华社) 。
1985年 , 他又被派往深圳创办内地与香港合资公司——中兴通讯前身中兴半导体 , 以280万元注册资金起步 , 成为深圳特区最早一批技术类合资公司之一 。
1986年 , 荒草丛中的深圳沙河厂房 , 中兴通讯从这里起步 。
当时的中国通信市场基本上由外国通信企业一统天下 , 但中兴半导体在成立当年还是赚了35万元 。
侯为贵从中看到了通信行业大发展的机遇 , 选择通信行业作为企业主攻领域 , 并利用赚到的“第一桶金” , 在第二年就成立研发小组 , 专攻交换机 。
1990年 , 第一台国产化数字程控交换机——ZX-500数字时分程交换机生产鉴定会在深圳迎宾馆召开 。
1989年 , 中兴通讯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 正式转型为通信设备制造商 , 并在市场大火 , 短短两三年间合同销售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 。
正当中兴通讯发展如日中天之时 , 港方合资方因经营不善倒闭并退资 , 两家国有股东与管理层团队在1993年共同发起成立了新中兴通讯 , 公司被改组为深圳特区第一批股权清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之一 。
侯为贵被任命为总经理 , 正式进军电信设备行业 。
而这 , 也被业界看作中兴通讯的新起点 。
1997年中兴通讯在深交所上市 。
2.自主创新: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
从中兴创立之初 , 侯为贵就认识到 , 只有坚持自主创新 , 掌握核心技术 , 才能与跨国通信巨头一较高下 。
因此 , 侯为贵提出将知识产权规划作为公司核心战略 , 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知识产权战略决策 , 并通过奖励、期权等多种激励手段 , 鼓励全体员工“写专利、报/p>
中兴通讯多年来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 , 近五年研发投入累计超400亿元人民币 , 2015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 , 位居全球上市公司前80位和中国前三 。
在中兴通讯的7万多名员工中 , 从事研发工作的有3万多人 , 从事技术服务工作的有2万多人 。
推荐阅读
- |任正非最新电邮!面对美国要做好这两件事,华为以后由专家当家
- 互联网|拼多多5周年 黄峥的苦与甜
- 居民|马云任正非透露:掏空国人积蓄的不只是房子,“它”也是幕后黑手!
- 研究|任正非,又在下一盘什么棋?沉默4个月后,他再度活跃
- |产业互联网的FA正确姿势
- 中年|企业成长故事 | 伟岸测器弯道超车 加码两江新区工业互联网建设
- 互联网|微信两个功能确认收费,直影响12亿用户!网友:钉钉好用一万倍
- 互联网乱侃秀|怕被卡脖子,美国要自己开采稀土?可惜美国主要是“假稀土”
- 简单观察|双星集团联合青岛银行、海尔卡奥斯助力青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
- 互联网|54岁的创业失败者艰难走过5年,路却越走越窄,方向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