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权|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强化导师自主权应仔细斟酌

_原题为 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 , 强化导师自主权应仔细斟酌
【自主权|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强化导师自主权应仔细斟酌】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开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 。 《答复》中提到:“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 , 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 , 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 。 下一步 , 教育部将充分采纳您的建议 。 ”
给予导师在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上的自主权 , 这样的建议听起来有点新鲜 。 毕竟目前的操作规范中 , 影响研究生能否毕业的导师权重相对没那么大 , 论文答辩过程中面对的是论文答辩委员会 , 最终能否毕业要参考其导师和所在学院等各方的意见 。 也就是说 , 从形式上看导师并没有这方面绝对的自主权 , 但这并不是说导师意见不重要 , 恰恰相反 , 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导师负责制”缺乏明确合理的权责界定 , 结果赋予了导师过大的权力 , 并由此导致不少问题 。
过去讨论更多的是如何规范“导师负责制” , 而不是赋予导师更大的自主权 。 之所以存在这种倾向 , 归根结底是出于对导师权力滥用的担忧 。
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 , 一旦导师在学生毕业中权重加强甚至起到决定作用 , 就意味着非常高的信用成本 。 这种制度假设导师能够公允行事 , 按照规范来开展日常教学活动 , 而不会利用手中权力“指挥”学生 。 但现实中反映更多的恰恰是各种“导学矛盾” , 导师与学生关系不正 , 研究生们对导师的称呼常为“老板” , 平时有的学生沦为导师的苦力 , 或做出额外的学术劳动 , 或帮忙处理私人事务 , 诸如此类 , 学生有苦难言 。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 主要就因为导师权力过大 , 甚至可以说导师掌握了研究生的“生杀大权” , 在这种权力笼罩之下 , 师生关系扭曲也就不是什么意外 。
可以想象 , 如果导师自主权进一步提升 , 对学生能否毕业起到关键作用 , 在缺乏相应规范机制的情况下 , 上述“导学矛盾”只会被放大 。
在高等教育领域 , 扩大个人或者机构的自主权 , 由此产生的争议难以避免 。 高校自主招生的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这种制度的初衷是帮助高校招收到一些符合学校需求的学生 , 同时也给那些“偏科”的学生进入理想院校的机会 , 从而避免人才流失 。 2018年时 , 全国有超过9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 , 十几万学生通过了招生初审 , 最终有三万多学生得以不同程度加分和优待 。 人们指责自主招生中存在着弊端和纰漏 , 甚至直指存在有违教育公平的现象 。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 , 自主招生过程不透明 , 加上涉及的学生太多 , 含金量不高 , 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外界的预期 。 于是遭遇各方争议之后 , 教育部决定于2020年开始 , 取消高校自主招生 。
给予导师自主权 , 无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 当然 , 这并不是说这种改革方向存在问题 , 而只是说现情况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 针对“导学矛盾”问题 , 9月22日 ,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教育部门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 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 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 眼下除了期待类似的规范要求 , 接下来还要看具体的实际效果 。 导师最熟悉学生的水平 , 如果前者能摆正师生关系 , 制度机制能避免权力滥用 , 增加导师在研究生能否毕业的决定权重无疑是适宜的 , 何乐而不为?
除了规范导师行为 ,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 , 给予导师自主权的同时 , 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 。 比如说 , 导师对学生做出能否毕业的意见后 , 还应该提供渠道接受同行的监督和评议 , 尤为重要的是 , 研究生如果认为遭遇了不公对待 , 要有相应的救济措施 。 这都要求在落实环节足够公开透明 , 不是说给予导师的自主权 , 就是简单赋予更大的权力 , 相反这意味着导师的责任更重 , 师德失范风险更大 。 能够做到这些 , 给予导师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 , 才有落地的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