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族文化:延续与变化
颜清湟一、华族文化的形成为方便起见 , 本研究中的华族文化限指(为了方便这一研究 , 华族文化被确定为)东南亚华族少数族文化 。 作为少数族群的东南亚华人与土著东南亚人在躯体、文化、社会和经济方面形成差异 , 而文化被理解为一整套信仰、价值观和习俗及其外部表达方式 , 诸如宗教、教育、语言、服饰和烹调 。东南亚华族文化的形成与华人在这一地区贸易活动和定居的历史紧密相关 。 华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开始同东南亚有商贸往来 , 但直到7世纪才初见增长 。 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80-1368年)、明(公元1368-1684年)、清(公元1614-1911年)时期贸易继续增长与扩大 , 华人最早定居于东南亚沿海可追溯到10世纪的苏门答腊岛 。 根据公元943年一名到该岛访问的阿拉伯人的记载 , 华人当时已定居巴邻旁(即巨港——译者)及附近区域 。 中华人迁移到该岛主要是由于黄巢起义的战祸 。 13世纪汉人的宋朝灭亡之后 , 到东南亚政治避难的华人增多 。 这些拒绝向中国的蒙古统治者投降的忠于宋朝的人 , 携带家眷及随从定居于东南亚陆地 , 尤其是安南(即越南)和占城 。 随着时间推移 , 定居东南亚的华人人数不断增加并扩散开来 , 到15世纪初郑和大将军出访该地区时 , 他目睹了定居于东南亚陆地与沿海部分地方的华人 。 中国政治避难者继续来到东南亚并定居下来 , 特别是1644年明朝灭亡之后 。 几乎与此同时 , 中国移民到达的实际数字与欧洲深入该地区引起的新的经济机遇相适应 。 荷兰访使华人到其东印度领地的政策导致华人定居巴达维亚人数的上升 。 与此同时 , 欧洲的经济渗透有效地将东南亚与国际市场连系在一起 , 并且为东南亚的农业与矿产品创造新的需求 。 这反过来刺激华人移民并定居东南亚地区 。 比如 , 对黄金的需求促使大批华人矿工移民并导致18世纪婆罗洲(加里曼丹的旧称——译者)和曼加华人聚居地的建立 。 英国自18世纪晚期起向东南亚推进 , 而它的自由贸易政策吸引了许多中国经济移民前往定居 。 在该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刺激下 , 大批华工被引诱或输入到东南亚的矿区和种植园 。 到20世纪之初 , 大批现代华人定居者散居在该地区的许多地方 。华人移民 , 无论是政治移民还是经济移民 , 不可避免地随身把中国的信仰、价值观和习俗带到新地方 , 并用不同的文化形式 , 诸如中国寺庙、中国式的住宅与商店、中国服装、烹调和节日等来表达 。 虽然这些文化价值观与形式并不属于中国的高级文化 , 但它们却保存了中国传统的核心 , 并构成了东南亚华族文化的主要成分 。使东南亚华族社区在本质上不同于土著社区的是中国的习俗与传统、中国的宗教与教育 。 中国移民把他们的习俗与传统带到新地方 , 前进入一个保全它们的无意识的过程 。 出生成长于中国东南农村的早期中国移民具有保持其习俗与传统的强烈愿望 , 而看不到改变其风俗与习惯 , 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与条件的需要 。 他们盲目地忠于其传统并抗拒改变 。 这种文化的韧性不仅延续于移民身上 , 而且在当地出生的华人身上也找得到 , 例如英国海峡殖民地的答答和惹娘 , 荷兰属东印度的伯拉奈干和西班牙属菲律宾的密斯蒂佐 。 英国评论员J.D.沃恩于1879年说:"华人是那么迷恋于其祖先的习惯 , 以致以不管与各国的土著在海峡内许多代的交往 , 他们还是唯恐或失地坚持其先祖的方式与习俗 。确实 , 早期的中国移民 , 想要保持所有的中国风俗与习惯 。 他们穿中国式衣服 , 吃中国食品 , 消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 , 保留中国式的发型 , 建中国式的住宅和商店 。 19世纪东南亚华人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的发型 , 即辫子 。 原先满族征服者强加给中国人的辫子却被东南亚华人接过来当发型 。 与其在中国的同胞一样 , 华族把头发视为其父母给予的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这样就发展成依恋于辫子的强烈感情 。 辫子为华族(不论财产与社会地位)提供了共同的身份 , 并且成为区分他们与非华族的显明物体 。 虽然辫子被欧洲人看作是落后的象征与嘲笑的东西 , 被反满的革命者视为满洲奴役的标志 , 却成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华人身份的象征和骄傲 。在保留其文化特性的过程中 , 早期华族有意识地试图保存丰富的传统节日 。 人们看到大多数中国节日以其原来的形式出现 。 尽管气候差异与当地条件 , 19世纪东南亚华族严格遵循阴历上节日的日子 。 这些节日包括中国人的新年 ,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的生日(特别在福建人当中庆祝) , 正月十五元宵节 , 三月的清明节 , 五月的龙舟节 , 七月十五的重阳节(即死人节 , 这里有误 , 重阳节应是阴历9月初九——译者)和八月的中秋节 。 一名重要的中国社会学家指出 ,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 它调剂日常生活的单调 , 使参加者在艰辛劳动之后振作精神 , 提供实际的刺激 。 同时 , 它们增强群体精神、乐观和和睦的社会价值 。 对这一时期的华族社区说来 ,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 它们为一般参加者提供一个共同的活动中心 。 尽管存在方言上的差异 , 但所有的节目在时间上都是相同 , 背后的故事都是相同的 。 在缺乏像西方社会那样的固定假日的情况下 , 许多华族把这些节日当作庆祝、休闲和为即将到来强劳动振奋精神的日子 。 从文化上说 , 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复苏了华人激情和增强其对中国传统的情结 。
推荐阅读
- 苏州焦点|双节同庆,漕湖街道将文化盛宴送到家门口
- 潇湘晨报|河北承德:廉政文化广场营造廉政好氛围
- 抑郁症,恰恰多流行于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中
- 贾冀豫~通州文化馆合唱进门戴口罩测温
-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本主义的文化、
- 刻苦耐劳建设东南亚华人是最惊人经济蚂蚁
- 连嫦娥都敢强奸,没文化的西门庆太可怕!
- 从胡兰成文字体现的文化与历史规律,看国运
- 综合|北京长城文化节闭幕 长城文化公园保护规划大纲完成
- 每日经济新闻|惊天骗局!号称继承4835万英镑遗产,小学文化农民骗走1800万!法院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