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国家周刊|激发私募股权创投活力,探索创新资本“中国出路”——《2020创新资本形成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报告》在闽发布


9月26日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发布《2020创新资本形成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报告》(下称《报告》) , 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苏会志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解读 。
财经国家周刊|激发私募股权创投活力,探索创新资本“中国出路”——《2020创新资本形成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报告》在闽发布
本文插图

为全面把握我国创新资本业态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新华社瞭望智库成立了课题组 , 历时数月 , 形成7万余字的调研报告 。 《报告》从创新资本形成的困境出发 , 用详实翔实的数据和事实概括论述了我国直接融资体系的诸多痛点 , 并结合美、日、德等国经验指出一条探索“中国出路” , 即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 激发私募股权创投活力 , 可为金融管理部门提供研究资料和决策参考 , 同时也为从业机构提供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指南 。 《报告》的发布环节 , 设置在了福建省南平市召开的“2020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上 。 峰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及南平市政府共同举办 ,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等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 。
财经国家周刊|激发私募股权创投活力,探索创新资本“中国出路”——《2020创新资本形成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报告》在闽发布
本文插图

财经国家周刊|激发私募股权创投活力,探索创新资本“中国出路”——《2020创新资本形成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报告》在闽发布
本文插图
我国创新资本供给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当前 , 人口红利渐失 , 我国必须对社会经济的各类要素禀赋施以全面运用 。 当创新发展成为新的方向 , 创新资本的缺失就成为了“卡脖子”问题 。 我国还未拥有与创新发展相匹配的现代金融市场 , 还仍然依靠银行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充分发展、相互支撑的金融体系尚未形成 。 但银行的基因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 , 天然就是排斥风险的 , 广大中小微企业也因此深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很难化解 。 苏会志表示 ,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 抗疫将成为持久战 。 但这也是一个契机——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 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 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 要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 , 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来一个转变 。 同时 , 我国正在经历全球风云大变幻 , 大国之间曾经以规模为目标的赶超型发展路径 , 基本走到了尽头 。 以质量为目标的创新发展 , 成为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 。 这其中 , 高效的创新资本是必不可少的理念支撑、资金支撑和体系支撑 。 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国发展的创新资本形成路径 , 成为当务之急 。 《报告》指出 , 以债务型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很难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形成股权资本的最佳场所 。 金融支持创新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私募股权投资创投基金 , 提高创新资本形成能力 。 目前 , 在交易所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和上市后定向增发 , 是企业获取外部股权投资的最主要机制 。 新三板成立后 , 挂牌企业数量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迅速增加到11700家 , 形成可交易股本金6800亿元 。 但是 ,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虽然得到较大发展 , 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风险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 股权融资规模占全部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仍然很低 , 远远无法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 财经国家周刊|激发私募股权创投活力,探索创新资本“中国出路”——《2020创新资本形成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报告》在闽发布
本文插图
加速发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提升直接融资的“中国道路必由之路”针对上述一系列矛盾 , 《报告》提出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激发私募股权创投活力这一“中国道路” 。 并对私募股权创基金这一创新资本业态的发展现状、问题展开了系统论述并给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 近年来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渠道发展迅猛 。 《报告》指出 , 我国私募股权与创投基金行业虽然起步较晚 , 但发展较快 , 已经在扶持创新企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并购和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方面彰显活力 。 但是 , 基础交易、流动性、税收等方面的制度缺陷缺失 , 也造成了投资行为短期化、创新参与不足、价值投资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 。 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以场内公开交易为主 , 场外市场很不发达 。 场内市场又以集中竞价为主 , 做市商制度很不发达 , 加上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行为上的散户化特征 , 导致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层层失灵 , 大部分投资者的行为都以价格实现为目标 , 脱离了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约束 , 形成较浓的投机文化 。 另一方面 , 由于缺少稳定的股权交易市场和长期资金供给和成熟的退出机制 , 出于对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担忧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往往会尽量缩短投资周期 , 尽快变现退出 , 导致投资行为的短期化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末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案例在退出时 , 持有时间为两年(含)至四年的案例数量、退出本金和实际退出金额最多 , 占所有退出案例数量的34.8%、42.4%和39.0% 。 此外 , 持有时间为七年(含)以上的退出案例数量、退出本金及实际退出金额均为最少 。 同样 , 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案例在退出时 , 持有时间为两年(含)至四年的案例数量和退出本金最多 , 占所有退出案例的比例分别多达34.3% 和 31.2% ;持有时间为四年(含)至七年的实际退出金额最多 , 多达 33.4%也具有类似特征 。 总体而言 ,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虽已得到较大发展 , 但根本问题仍在——风险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股权融资规模占全部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仍然很低 , 远远无法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 因此 , 《报告》系统地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 首先 , 发展做市商市场 , 丰富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渠道;其次 , 推动功能监管 , 完善资本市场底层法律体系;最后 , 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 , 提供有利于长期资本形成的制度激励 。 宜信等机构作为母基金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 , 也同时提出了重视母基金市场规范发展、推进市场顶层设计等建议 , 并为《报告》提供了案例支持 。 新华社瞭望智库始终密切关注、记录和参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演变 , 努力发挥国家高端智库应有的建言献策、舆论引导等作用 。 连续四年举办了“中国新金融发展高峰论坛”以及一系列闭门和公开研讨会 , 并连续五年联合多个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发布了有关金融科技、银行业转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扶贫、企业“走出去”国别风险等主题的重磅研究报告 , 得到了决策层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是依基金法成立的行业自律性组织 , 致力于促进基金行业规范发展 。 长期以来 , 聚焦服务投资者、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作用 , 携手会员机构及顶级智库 , 积极探索并推动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 推动基金行业法律制度完善和营商环境改善 , 在基金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服务养老体系、发展绿色投资、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重要成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