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艺评|布衣之怒与君子之道:沉默真相最打动人的精神硬核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布衣之怒与君子之道:沉默真相最打动人的精神硬核
本公号所刊文章 , 除特别说明外 , 均为原创
在“抖音刷剧”“热搜追剧”的网络时代 , 从《隐秘的角落》的“去爬山”到《三十而已》的“养鱼、放炮、当海王” , 不玩“梗”的电视剧还有成为“爆款”的机会吗?通常 , 作品评分的高开低走十分常见 , 不降反升的《沉默的真相》值得一个机会 。
北青艺评|布衣之怒与君子之道:沉默真相最打动人的精神硬核
本文插图

改编自紫金陈小说《长夜难明》的网剧《沉默的真相》 , 作为“迷雾剧场”的收官之作 , 补上了“严良宇宙”的最后一块拼图 。 某种程度上 , 《沉默的真相》是以挑战观众而胜出的 。 胜出的点并不在于悬念上的高级或是推理上的缜密 , 而是在于不讨好观众的“窒息感” , 或可借用紫金陈的话来形容 , 是“像张印度飞饼一样拦在面前”一般的无法喘息 。 换言之 , 《沉默的真相》不挑战观众的智商 , 而是挑战观众对于“不爽”的耐受度 , 是后劲大、余韵长、无处可逃的拒绝轻松 。
“天理昭昭 , 长夜难明 , 为了信念 , 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问题 , 不停地拷问着剧中的他们和屏幕前的我们 。
是的 , 代价 。
白宇饰演的江阳 , 从意气风发的名校毕业高材生 , 到身陷囹圄最后成为修手机的小贩 , 七年查一案 。 有一场戏江阳哭着说他丢了钱包 , 实际上丢掉的是他的事业、青春、家庭、清白、健康 。 最后的最后 , 他说“尽力了” , 点燃了自己成为最终的追光之灯 。 这一角色前期的意气风发与后期的被践踏、碾作尘的鲜明对比 , 就算是江阳的对立方都要叹上一句“可惜” , 本应拥有光明前途的一生被生生毁掉 , 让观众对“代价”二字有了最为直接的具象化理解 。
北青艺评|布衣之怒与君子之道:沉默真相最打动人的精神硬核
本文插图

《沉默的真相》不同于热门“梗”剧的原因正在此 , 剧在表达上有着和主题同样的厚与重 。 所以说 , 《沉默的真相》的故事钩子并不在悬念 。 小说第一页就找到了凶手 , 稍微熟知推理套路的观众也能很快拼凑出大致的真相、进而锁定嫌疑人 。
引人深入的是讲故事的方法和剧情的结构 , 概括来说是三条时间线的嵌套:2010年的时间线 , 是廖凡饰演的严良带领警队追查“江阳尸体案”和“九宫格信件威胁案” 。 第二条时间线2003年白宇饰演的江阳检察官调查侯贵平在支教时的“畏罪自杀案” 。 第三条是2000年侯贵平正在查的女学生自杀背后的“隐情” 。
在三条时间线之间不断跳转的复杂叙事 , 被主创巧妙地划归到同一个点上:整个故事从揭秘行李箱神秘尸体江阳之死开始 , 严良查江阳的案件 , 江阳查支教老师侯贵平的案件 , 侯贵平查他学生的案件 。 层层嵌套相互啮合 , 追的就是十年前的女学生的一起旧案 , 在这样的闭环里牵扯出掩盖真相的“秘密森林” 。 抛去了炫技的讲述 , 剧情不断地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 , 三个时空分享的相同的命运 , 反而让故事更“好看”——在可看性和易读性两个层面都“好看” 。
北青艺评|布衣之怒与君子之道:沉默真相最打动人的精神硬核
本文插图

不等价的交换是全剧悲剧性和感情力量感的来源 。 但在这个舍命求真相和公平的不等式里 , 没有人问一句“值得吗?”如果说侯贵平对女学生翁美香之死的追查 , 在责任感和正义感之外 , 兼有自己没能及时救下学生的内疚 。 及至江阳重查侯贵平之案 , 两人几无私交 , 他被卷入的原因有对司法尊严的维护 , 也有年少气盛的争一口气 , 直到亲眼看到侯贵平一家的惨状 , 他真的无法再无动于衷 。
十年前的侯贵平 , 十年后的江阳 , 他们都是“不放过自己”、学不会“打不过就加入”的那类人 。 十年后与江阳一起完成“追光”、让真相不再沉默的同路人 , 他们与其说是为了正义 , 不如说是为了道义——检察官江阳要一个程序正义 , 他们就为知己好友江阳要程序的正义 。 长夜难明 , 被折损的善良之人以血肉完成对恶与不公的复仇 , 这是“布衣之怒” , 要“苍鹰击于殿上” , 要“白虹贯日” , 要“上达天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