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的故事

上海是一座现代与古典相交融的城市 , 在这里 , 不仅有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 , 也有历史悠久的老城厢 。 位于黄浦区的天灯弄就是这样一条隐匿在繁华都市中的典型旧式里弄 。 今天 , 就让我们跟随东广新闻台采访人员毛维静、朱颖一起走进这条上海弄堂 , 探访其中一幢名为“树隐人家”的小楼 , 听一听房子和它主人的“老城厢故事” 。推门进入“树隐人家” , 跃入眼帘的是精美的砖瓦墙壁、原木雕镂的摆设 , 竹制藤编的摇椅、百叶窗 , 散发着浓郁的老上海情怀 。 房子的主人是48岁的陈蔚 。 陈家几代人都住在天灯弄84号 , 见证着周围翻天覆地的变化 。 4年前 , 陈蔚重新装修了他的老屋 , 青砖碎石铺地 , 坛坛罐罐装修 , 独特的“老上海味道”与周遭的现代化玻璃幕墙高楼形成鲜明对比 。 陈蔚说 , 这些设计和装饰 , 都出于一个"老克勒"的弄堂情节 。陈蔚:“我是65年出生的 , 出生在外婆家 , 也就是现在的田子坊 , 所以我对那个弄堂文化特别有感觉 , 好像有一种弄堂情节的 。 年纪一点点大起来了 , 它好像有一种回归 , 整个社会的气氛往这方面在靠拢 , 本来生活节奏很快的嘛 , 现在一点点返璞归真了 , 是这种情节下面 。 实际上更我以前工作也有关系的 , 我以前经常出差在外 。 一到外地 , 第一个就问你们的古镇在哪里?就开始一点点积累起来了 , 一到什么地方就看有没有古东西什么的 。 ”这些年 , 附近老城厢相继动迁 , 不少老式宅院随着推土机的进驻而消失 。 陈蔚说 , 拆迁后废墟中常有“宝贝” , 一不当心 , 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 , 实在可惜 。 现在挂在墙上的这块雕花窗棂 , 正是他从董家渡的一片废墟中"淘"来的 。窗棂已经残破不堪 , 被带回家的只是一部分 , 大约10厘米长 , 蝴蝶状外形 , 镂空花纹精雕细琢 。 历经一番洗劫 , 墨绿色的油漆碎落斑驳 , 但仍能从其别致的造型里读出老城厢里生活的精致 。 这一块窗棂 , 陈蔚夫妻俩把它挂在床框边 。 床是新床 , 旧物装新床 , 乍一看有些突兀 。 但夫妻俩却觉得 , “有味道!”说起这块窗棂 , 陈蔚的老友、同样喜欢收藏的毛金祥也兴奋了起来 。毛金祥:“这个是人家以前老的瓦房里 , 那个顶啊 , 顶的上面不是两边那个山墙嘛 , 中间也有 , 这是上面那个雕的花 , 就是横梁了 。 它是分两层的 , 上面小 , 下面一个长一点 , 所以很讲究的 。 上面还雕了个花 , 有的是云纹吧 , 还有的是藤蔓吧 。 反正原汁原味放着 , 不去清理它了 , 本身就是老东西么 , 要的就是感觉 。 ”现在 , 从废墟中淘来的“古迹”包围了陈蔚家的三层小楼 , 就连客厅里桌子底下垫脚的石头也有一番来历 。陈蔚:“这个是以前大户人家 , 放门的 。 你看圆圈在里面 , 像门闩一样的 , 它好像有浮雕的 , 这个好像麋鹿一样的 , 这上面有那个花形的 。 这个差不多大概也有三百年历史了 , 基本上也就和上海老城厢造房子的年代基本上同步了 。 ”在所有的藏品中 , 最让陈蔚得意的是右侧吧台下的一堵“墙” 。 这墙可是大有来头 , 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 ,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 一百年前 , 上海大面积拆除城墙 , 之后越拆越少 , 近十年已经所剩无几 , 除了大境阁 , 民间现只留下了在陈家的这一截 。陈蔚:“这个就是无意当中发现的上海滩上的宝贝 , 这个就是人家一直在寻找的、消失的老城墙 。 ”采访人员:“您在什么地方发现它的 , 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机会发现它的?”陈蔚:“也是在拆迁工地上面 , 也是无意中 。 发现这个砖和别的砖两样——大 。 后来想是不是我们传说中的城墙砖?所以拿的这个样品啊 , 去和大境阁的城墙砖做了比较 , 基本都是一个类型的 。 ”采访人员:“大境阁?”陈蔚:“就上海滩上现在仅存的一段城墙嘛 , 所以放在家里很重要的位置 。 实际上这个城墙是怎么会还保存着呢?也可能是当时这个城墙拆下来以后啊 , 以前城墙外面的居民啊 , 看一块砖能抵好几块砖的 , 他就把它捡回家了 。 以后就砌在自己的墙里面 , 等那边老房子拆迁了呢 , 它又露出来了 , 所以让我捡到了这个宝贝 。 ”在树隐人家 , 陈蔚和朋友们不仅让老古董重新有了它们的位置 , 还变废为宝 , 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 。 踩着咯吱作响的楼梯 , 采访人员跟随陈蔚来到了小楼的二层 , 屋子中间小桌上摆着的一个石磨引起了采访人员的兴趣 。陈蔚:“你看这个是小石磨 , 以前这个石磨一般不是家家人家都有的 , 现在我感觉我们现在的人花在这个功夫上面 , 你想想看 , 手工和机械现在就比较 。 ”陈蔚:“现在我把它请回家以后呢 , 我发觉现在放在泡茶的上面呢 , 一点点泡 , 把老东西泡出来的那种感觉 。 ”说着 , 陈蔚在石磨上摆上了一套茶具 , 几个人就这样围坐在小桌旁 , 伴着耳边轻柔的古乐 , 一口口细细呷来 , 仿佛真的品出了丝丝淡淡的米香和豆香 。随着藏品的不断丰富 , 陈蔚和树隐人家的名气也渐渐响了起来 , 附近摄影的游客众多 , 热情好客的主人常请背包客进来坐坐 , 奉上一杯茶或是一杯咖啡 , 向他们讲述老城厢的故事 。原来 , 陈家屋前这道细细窄窄的“天灯弄”曾与“天一阁”、“嘉业堂”齐名 , 老上海人从巡道街往南面穿入 , 就来到这条小弄堂 , 因为清代时这条街靠近上海道台衙门 , 衙门前设有路灯——“天灯弄”因此得名 。天灯弄更早的名字叫“素竹堂街” , “素竹堂”是当时和“豫园”、“露香园”齐名的明代上海三大名园“日涉园”的所在地 , 俗称九十九间屋的“书隐楼”以前就在日涉园内 。 现在 , 从陈家阁楼的窗台外往望 , 可以看见“书隐楼”的后院 。采访接近尾声时 , 恰巧碰到一位姚先生拿着相机慕名而来 。 姚先生说 , 有几个外地朋友要来上海旅游 , 本来想带他们去"书隐楼"了解一下老城厢文化 , 踩点的过程中却意外发现了“树隐人家” , 让他很是惊喜 。姚先生:“我觉得这样一个城厢里面能够有这样一个茶室 , 能够让人休息一下 , 并且通过这下茶室的主人 , 能够了解下这边的周边的原来的一些历史啊 , 是这种茶社开在这里的一个最大的特色 。 他和在一些比如说南京路啊、新天地啊这些茶社、咖啡馆是不同的 。 这里的主人往往在这居住了很长时间 , 他可以跟你介绍这边的老城厢 , 包括上海的一些历史 , 因为上海的历史从这边开始一直蓬勃发展起来了 。 ”结束采访时已经是傍晚了 , 天灯弄里的居民楼们有的还在屋里听着传统戏曲 , 有的已经在屋外的水池里洗菜做饭了 。 著名作家王安忆曾在《长恨歌》里这样写道:“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种种 , 声色各异的 。 ”这话很有几分道理 , 每一条上海弄堂都代表着上海的一段历史 , 也代表着老上海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 随着城市的发展 , 弄堂里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 但每每回想起来 , 都让人感觉是那样地简单和快乐 。 正如陈蔚和他的“树隐人家”一样 , 一块窗棂 , 一堵墙 , 一个石磨 , 每一件看似陈旧的摆设却都能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畅想 。 这就是上海老城厢 , 一种镌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永恒记忆和难以释怀的情愫 。 老城厢的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