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大家谈 | 大数据杀熟,怎么治?


编者按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新规 , 规定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 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 现将网友们的代表性见解刊出 , 以飨读者 。
数据|大家谈 | 大数据杀熟,怎么治?
本文插图

大数据杀熟
回应了社会热点
◎孔德淇
所谓“大数据杀熟” , 涉嫌“价格欺诈” , 侵害消费者的知情同意权 。 文旅部的这则规定 ,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 , 回应了社会热点、行业痛点 , 填补了在线旅游领域行政规范和市场监管的空白 , 将对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但其处罚标准及力度仍有商榷空间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商家最低赔偿为500元 , 但相较于收益 , 处罚力度仍然略显不足 。 个人认为 , 对“大数据杀熟”还需设定更具威慑力的标准 , 探索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 , 按情节严重程度增加赔偿 。
“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的价格歧视 , 平台需要建立价格公示机制 , 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价格公示 , 提高在线旅游市场透明度 , 扭转消费者的信息劣势 , 并引入权威第三方监督 , 及时处理和清退侵权商家 , 规避“杀熟”行为 。

此外 ,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行业“黑名单” , 将不法行为列入信用记录 , 适时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或者本部门官方网站公示 , 依法对严重违法失信者实施联合惩戒措施 。
关键还得看落实
◎杨燕明
应该看到 , 纵然超半数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杀熟”的经历 , 但由于判定是否“杀熟”的界限比较模糊 , 经营者往往以新人红包、新人专享、时间点不同或系统出错等理由予以否认 , 消费者其实面临维权困境 。 如何举证?谁来举证?这是最大的问题 。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 我认为有必要进行“举证倒置” , 让平台自证清白 。 在实际操作中 , 消费者不可能事无巨细地截屏记录 , 相对平台来说处于弱势地位 , 不能很好地表达自我主张 。 因此 , 不妨考虑让当事平台承担举证责任 , 减轻消费者压力 。
在“举证倒置”的基础上 , 也可以引入公益诉讼 。 消费者比较分散 , 难以组织 , 即便有心于三倍赔偿 , 但在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面前 , 多数也选择了妥协 。 在此情形下 , 公益诉讼可以作为个人维权的替代选择 , 对平台形成掣肘作用 。

徒法不足以自行 , 关键还得看落实 。 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 , 对“产品本来就具有弹性空间”“存在支付方式、是否含早、取消政策”等原因 , “新客户是优惠券折扣后的价格”等理由 , 监管部门也不能听之任之 , 而必须严格核实 , 认真查处 。
期待覆盖面更广
◎刘 宇
利用“大数据杀熟”进行虚假标价 , 让消费者以高价购买商品 , 违背了定价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交易原则 。 不仅如此 , 还存在过度获取、搜集用户隐私信息的问题 。 这些都欺骗了消费者 , 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
【数据|大家谈 | 大数据杀熟,怎么治?】文旅部新规是针对在线旅游市场的 , 但在各行各业 , 这样的做法并不鲜见 。 一个手电筒软件读取你的地理位置和通讯录 , 某些网站隔三差五就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精准营销” , 在一个购物软件里搜过的东西 , 打开某视频软件 , 竟然也能看到相关广告……
目前 , 无论是《网络安全法》 , 还是“两高”司法解释 , 虽然明确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 , 但更多还是集中于买卖环节上 , 对大数据一笔带过 。 相对而言 , 大数据许多细节还有待界定 , 包括数据质量、数据隐私以及数据采集界限等方面 。
市场主体对于个人信息的使用究竟该遵循哪些强制规定 , 信息泄露后相关追责机制如何完善 , 最终还是有赖于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息安全监管机制 。 希望更多行业能加入进来 , 加以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