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那些事儿|浮夸并不能成为你评价90后的理由
姑婆说
让我们面对现实 ,
让我们忠于理想 。
最近针对90后这一群体的评论越来越多了 , 正面、负面都有 , 似乎只要带上“90后”这个话题 , 就会像黑夜中夺目的一盏灯 , 引得无数飞蛾失去理智地扑过来 。 其实也特别好理解 , 有注意力的地方就有利润 ,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
这其中我看到最多、争议最大的莫过于职场上对于90后的针砭时弊 。 对90后的标签化、内容的口水化似乎让写这些文章的管理者们产生了谜一般的优越感 , 靠年龄积累下来的阅历让他们开始对于90后的教养开始评头论足 , 思维的固化控制着他们跳着脚大吼“你们怎么能这么不守规矩!” 。
恕我直言 , 这并不是彰显实力的最好手段 , 在我看来 , 这反倒有一种当年大清帝国被八国联军攻破国门的无奈 , 这是大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 对于新的闯入者一种无意识的抵抗 。
文章图片
所以 , 他们真的了解90后吗?
标签并不适用 , 从来都源于他们的创造
“自命不凡”“韧性较差”“活在当下”等等词语经常被一些文章以“标签”的定义用于对90后的描述 , 这些标签贴的是否属实我们暂且不论 , 仅仅贴标签这种行为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蒙蔽 , 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 , 最忌讳的就是先入为主 , 这同样适用于职场 。
就以面试为例子 , 人的内心都是不愿意作出改变的 , 当你潜意识中对一个面试者模糊地定了性 , 那么你会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观点偏向一开始的想法 , 那么就只有三种结果:
一是他表现确实不好 , 这时你内心会发笑“哈 , 我说吧 , 这些90后就一个样!”
二是他表现平平 , 没亮点的面试者你是不会雇佣的 , 这时潜意识又开始作怪 , 当你与朋友聊起这个事 , 你会无意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佐证——“那天我面试了一个90后 , 表现一般 , 不都说他们以活在当下啥的吗?我觉得挺有道理 , 不然面试不会是这个结果 。 ”
最后一种比较奇幻 , 他出口成章 , 思维清晰 , 通过一番畅聊你对他刮目相看 , 彻底改变了你对90后的看法 。 恩 , 这样的人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 所以你遇到他的概率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
结果就是贴标签的人越来越多 , 对90后进行综合评价的越来越少 。 你之所见皆是狭隘 , 摸了个象尾巴就以为懂得了整个非洲 。 智者洞察入微 , 愚者井底观天 。
另一方面 , 标签并不能给90后们定性 , 他们会根据环境做出相应的变化 , 不同场景下的他们是非常不同的 , 或许上一秒还严肃的和你讨论某个问题 , 下一秒就逗比地去和小伙伴们吹牛B了 。 从这一点上来看 , 标签从来都不存在 , 而是源于他们感受到环境转变后被激发的创造力 。
每一个90后都是活灵活现的个体 , 有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迸发下的结晶体 。
文章图片
自信并不等同没教养
经常会听到说90后“没大没小” , 但在这其中 , 是否可以有另一种解读?
在父辈旗帜下成长的90后 , 物质基础较为夯实 , 他们进一步侧重到马斯洛需求中社交、尊重甚至自我实现的需求 。 在生存的法则与生命的意义中 , 他们自然而然地更倾向于追求后者 , 更纯粹、更直接、更个性 , 不端着、真洒脱甚至恰如第一性原理 , 是什么就是什么 。 用四个字总结:实事求是 。
表现出来的形态常常是带着高度自信的有话直说 , 可能有时没有顾及到他人感受 , 但这从另一方面看又何尝不是提高沟通效率的一种方式?这并不是没有教养 , 而且对事不对人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
【姑婆那些事儿|浮夸并不能成为你评价90后的理由】再者 , 如果非要谈教养 , 那么请先拿出与年龄相称的宽容来对待90后 。 在比他们5-10年社会阅历的情况下 , 根本不至于为了一个人或一件事耿耿于怀 , 何况有时仅仅是一句话 , 一个动作 。
推荐阅读
- 精品情感汇|多年后遇见怎么样了?,那些暗恋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后
- 怀左同学|终将让你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优秀,那些人生的苦
- 小陈茶事|“蹭”时代,扒一扒茶圈中的那些蹭茶客,蹭热点、蹭流量、蹭网络
- 李哥说事儿|应该怎么办?,大学生面试紧张
- 甜乐影视|实际上却吃不得一点亏的人,你遇到过吗?,那些满口仁义道德
- 看看有精彩|那些离不了婚,却还在一起凑合过的夫妻,后来都怎么样了?,婚姻里
- 炙年|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华,能扛事儿
- 凯紫|吉娜怀孕了:那些嫁给偶像的女人怎么样了?,和郎朗结婚一年后
- 均是天涯沦落客|勤劳对于个人未来发展与那些影响
- 天道缘文化|放生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