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杂志|时常有趣,上热搜的7700万空巢青年:偶尔孤独


婚姻与家庭杂志|时常有趣,上热搜的7700万空巢青年:偶尔孤独
文章图片
空巢只是代表一个人住 , 我的人生依然人来人往 。
【婚姻与家庭杂志|时常有趣,上热搜的7700万空巢青年:偶尔孤独】文|三秋树
“空巢青年”一词相对于“空巢老人” , 泛指那些远离亲人且独居的青年人 。 数据统计显示 , 2017年我国拥有空巢青年5800万 , 2018年这个数字扩大到7700万 , 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
与空巢老人的被动独居不同 , 空巢青年更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 他们中每个人的状态不尽相同:有人享受独处之乐 , 有人独居而不单身 , 有人视其为人生中一段自由自在的过渡时光 , 有人则视其为这辈子的生活模式……走近他们 , 让我们看见了当代年轻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 。
高房价下的精神刚需
“80后”吴建雄自称是资深空巢青年 。 大学毕业后 , 他就留在了北京 , 至今已拥有11年的独居生活经历 。
刚留在北京的那段时间 ,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 , 他是跟别人合租的 。 可是 , 作为一个从4岁起就有独立房间的独生子女 , 比起高额的房租 , 他更加忍受不了的是室友乱丢的鞋袜、三天两头在家里聚餐 , 甚至动用他的碗筷 , 以及从来不打扫公用卫生间的行为 。 于是 , 一年的实习期结束后 , 吴建雄便开始了独居生活 。 如今 , 他居住在通州一间单身公寓里 , 每天上下班要花3个多小时 。
吴建雄曾经先后处过几个女朋友 , 也与其中两位同居过 。 可是 , 他很快发现 , 自己也不适合跟女朋友一起住 , 那种跟结婚无比相似的家务感令他很反感 。 他喜欢一个人想几点吃饭就几点吃饭 , 想偷懒时就把家造得跟猪窝一样 , 但想干净时 , 会觉都不睡地把家收拾得纤尘不染 。
这些年 , 北京的房租一涨再涨 , 如今每月3500元的房租让吴建雄觉得有几分心疼与吃力 , 但他从未因此动过再与他人合租的念头 。 他宁愿压缩其他开支 , 也必须保持独居 。 对他而言 , 这是最起码的生活保障 , 是最必要的开支 。
在独居的浩荡空巢青年大军中 , 像吴建雄这样的独生子女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 他们自幼独享家庭的所有资源并习惯独处 , 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一代 , 同时也是受网络影响最为广泛最为直接的一代 , 是中国第一代网络原住民 。 在网络可以满足一个人衣食住行、社交等全方位的需求时 , 他们成为最安于孤独 , 也最会享受孤独的那一部分人 。
作为“父母进入自己房间都要敲门”的一代人 , 他们也是最有私人空间意识的一代 。 他们可以忍受把人挤成照片的地铁 , 可以忍受上下班3个小时的车程 , 但绝不能忍受没有一间可以安放自己所有私人时光的屋子 。
“90后”深圳女孩叶琛 , 参加工作后就从爸妈家搬走了 , 一个人租房单过 。 像这样与父母同城 , 但依然独居的青年还有很多 。 对于他们而言 , 与父母在住所上的分离是独立的标志 , “分而居之”意味着像一个大人那样去生活 , 也意味着“我的生活我做主” 。
为此 , 他们不得不支付高昂的房租或房贷 , 可在金钱与自由之间 , 更愿意选择自由 。 就像叶琛向父母强调的那样:“我辛苦赚钱 , 就是为了拥有决定自己几点回家、穿什么衣服出门、周末可以睡到几点的自由 。 对于我来说 , 这样的自由才是无价的 。 ”
对空巢青年的定义 , 约定俗成的理解是那些远离亲人、单身且独居生活的青年人 。 可是采访发现 , 这个群体中有些人并非单身 , 甚至有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对象 。
工作在上海的郭可可和男朋友刘昊就是这样的空巢青年 。 两人感情甚笃 , 在谈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 并已经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 。 他们虽然偶尔同居 , 但并不住在一起 。 两人各自的房租都不低 , 朋友们屡次劝说 , 让他们从经济的角度来考量 , 是否合租同一个屋檐下 。 可是 , 两个人工作压力极大 , 尤其是刘昊几乎全年无休 , 每天回家的时间都是不固定的 。 他们不想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打扰对方的生活节奏 , 提前体验那种老夫老妻式的家庭生活 。 同城生活 , 各自租房而居 , 这样的空巢刷新了人们对这一代青年的认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