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聚光科技王健:为了一束光,我投了20多亿做研发( 二 )
可惜 , 这种高级打工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
2000年下半年 , 美国光通信行业泡沫破灭了 。
1999年到2000年 , 硅谷正是最疯狂的时候 , 没人预料到泡沫顷刻破灭 。
“美国资本市场对于创新是极大的宽容 , 一二十人的公司就估值一二十亿美金 , 一个人就一亿美金 , 大量公司就这样一个人一亿美金卖掉 。 ”王健回忆说 。
很遗憾 , 这波浪潮转瞬即逝 , 王健还没来得及赶上这波疯狂的浪潮 , 市场就断崖下滑了 。
【半导体|聚光科技王健:为了一束光,我投了20多亿做研发】“2000年是最后的疯狂阶段 , 大家都认为光通信是一种新经济 , 连格林斯潘都说人类历史上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 这种新经济是可以永远增长下去的……但是 , 2000年下半年 , 泡沫破灭了 。 ”
王健的人生也来到了十字路口 。
当他看到国内在过程气体分析技术及分析仪器领域的技术水平依旧非常落后 , 传统的气体分析产品仍需进口 , 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等高端分析仪器更是全部依赖进口时 , 回国创业的念头随即萌生 。
就这样 , 王健和姚纳新一起 , 带着融来的60万美金 , 和一个梦想 , 回到杭州 。
【二】打破体制壁垒的第一单
两个人、60万美金、杭州某栋居民楼 , 聚光科技的班子就这样搭起来了 。
那是2001年的寒冬 , 事实上 , 就在那一年 , 也是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寒冬 , 杭州另外一栋居民楼里 , 创立阿里巴巴两年的马云撑不下去了 , 他给投资人阎焱打了一个电话请求救援 , 因为发不出工资了 。
在互联网江湖的马云尚可以向投资人求救 , 做光生意的王健不知道怎么开出第一单 , 彼时中国的重工业还是趋于保守 , 倾向用国外大公司的产品 , 聚光科技 , 两个中国人开的小公司 , 怎么赢得客户的信任 , 这是摆在王健面前的世纪难题 。
公司成立之初的2002年和2003年 , 王健把60万美金都投入到半导体激光分析仪器的研发 , 整整一年 , 新产品还没开发出来 , 公司也一分钱没赚 , 员工走的走散的散 。
“那个时候房租就两三百万 , 工资也要两三百万 , 太难了 。 ”面对周遭的不解和质疑 , 王健暗暗跟自己说要坚持下去 , 自主研发才是公司发展的必然出路 。
他沉住气 , 继续埋头研发 , 终于坚持到卖产品的那一刻 。
2003年6月 , 聚光科技终于开发出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样机 , 并通过省级鉴定 , 这在当时是国内首创 , 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此时 , 距离公司成立已经一年半 , 财务上只出不进的状况也已经持续了一年半 。
研发出的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应用到哪?
王健瞄准了钢铁产业 , 2004年推出LGA系列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产品 , 终于有一个钢铁公司愿意让他试试 , 双方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 , 这样王健的团队就可以在那个钢铁公司做实验做应用 , 现在回忆起这个第一个向他伸出援手的钢铁公司 , 王健依然心存感激 。
彼时王健为这个钢铁公司提供的服务是用半导体激光测气体 , 传统的西门子等大公司用探头伸进去把气体取样抽出来 , 王健是用一束光穿进管道测试 , 不怕腐蚀不怕高温 , 相比起来简单很多 , 也先进很多 , 成本也低很多 。
那时的中国钢铁业还是热火朝天 , 王健趁新建钢铁公司的机会上线新产品 , 有了第一个单子 , 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以光为生的王健 , 就这样用一束光打开了中国的钢铁市场 。
【三】环保龙头是怎么做出来的
打开钢铁市场后 , 王健瞄上了环保 。
国家最早抓环保是抓污染源 , 当时国内有几十家公司垄断环境监测污染源市场 , 都是用国外的仪表 , 用红外的方案 , 王健团队研发了独特的技术 , 用紫外的方案 , 就算这样 , 想从垄断的市场分一杯羹也是很难的 。
推荐阅读
- 七号人称说科技|华为始料未及?台积电又成了“炮灰”?新风暴说来就来
- 大众新闻|众安科技荣获“今日·保险中介榜”年度Insurtech独角兽
- 雷科技|朋友圈都在秀的“互联网勋章”到底是什么?
- 快科技|小米10至尊纪念版妙享功能升级:手机与Windows电脑合体
- 七号人称说科技|再给华为一颗糖?美国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先给华为一巴掌
- 小米科技|小米旗舰再“搅局”!144Hz+2K+百倍变焦,5纳米性能赶超A14
- 科技小乐乐|12:你想太多了,跌至4784元?全网刷屏的琼版iPhone
- 雷科技|12直降1500,海南版真有这么香?,iPhone
- 科技小乐乐|为什么国内有人已拿到iPhone12却不敢开机?
- 浪浪科技|亚马逊42%的评论为虚假评论,报告:疫情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