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洞评】不适老源于不适居

【风云洞评】不适老源于不适居如何让“悬空老人”下楼“接地气”?不少老人生活在老旧小区 , “适老性”差出行难活动空间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 。 目前我国“适老化”改造市场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社会缺乏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意识;二是政府、企业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缺乏科学认知;三是相关行业发展缺少政策支持 。 住宅“适老化”改造只是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的一部分 , 需进行更宽领域更多层面的适老化改造 。【风云洞评】不适老源于不适居
年轻时不给父母增负担 , 年老时不给儿女添麻烦 。 如今我们城市中生活的老年人 , 精神物质生活之独立性越来越强 , 当属社会文明进步无疑 , 然则 , “悬空老人”“不接地气”也越来越严重 。 截至2019年年底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388万人 , 占总人口的18.1% 。 不少老人生活在老旧小区里 , 适老化改造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抢救性工程 。 然则 , 适老性差出行难以及活动空间匮乏 , 根源在哪里 , 很值得探讨 。旅外归来人员感叹 , 发达国家的城市就好比咱们家的农村 , 究竟发达在何处?众所周知 , 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多以平房为主 , 也或配合以少量的两层房 , 而至于高楼大厦是根本看不到的 。 究其原因 , 一是农村地区人口本就不密集 , 住高楼而“悬空”没有必要 , 二是平房着实“接地气” , 生活各方面也都很方便 。 老年人居住在自家平地层 , 避免了上下楼之不便 , 还能享受“冬日暖阳”“夏日阴凉” , 何乐而不为?【风云洞评】不适老源于不适居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 城镇化初期建的小区 , 因都没装电梯 , 老年人上下楼很不方便 , 如今貌似呈现出一种极其不适应时代之老态 。 即便老旧小区改造安装了电梯 , 但对一些不识字或者眼神不好的老年人来说 , 使用电梯也是一件难事 。 一些小区尽管在楼房台阶处设置了无障碍斜坡道 , 坐轮椅老人可自己上下坡道 , 但小区配套设施仍然缺少进一步考量 , 需要各处安装扶手并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洗澡椅等等 。众所周知 , 楼层太高不利于健康 。 首先是 , 高层的磁场不太好 。 高层建筑中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 使得大厦内电器设备的电波以及磁场中的绝大部分往上走 , 直至大厦的顶层 。 故而高楼大厦中在高层的的居住者更容易出现头疼 , 或者心情烦躁上火等症状 。 其次是 , 高层气场不太好 。 高层的空气中废气等污染物密集 。 城市中汽车排放出来的废气 , 以及空气中其他的污染物 , 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 , 逐渐沉降下来 。 这个高度大约处于高层建筑的九到二十层楼这十几层楼 。 一般来说 , 楼房的排风口都设在高层 , 整栋楼房的污浊之气 , 都要由排风口排出 , 也就在大厦的顶层四周 , 形成了一个污浊之气比较集中的气流圈 。 这样的气场 , 自然很难对人的健康产生好的影响 。 再次是 , 传统建筑很讲究“接天地气” , 四合院的平房结构正是其具体体现 。 在“高处不胜寒”之说法中 , 也蕴含着身居高层容易产生根基不稳之感 。 住在高层 , 心里会有焦虑不安 , 容易产生根基不稳之忧患 。 还有 , 回音力造成不良影响 。 高楼林立之地 , 不仅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和灰霾;还容易形成“回音谷”“回音墙” , 将地面上噪声扩大反射 。 也许感觉并不太明显 , 但其实那种回音造成的力 , 却已经影响到了高层的居住者 。 最后 , 高层建筑对某些疾病患者产生的影响可能要重于一般人 , 尤其是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选择高层楼房时更要谨慎 。【风云洞评】不适老源于不适居
要是有个扶手就好了!住房“不适老”主要存在三大问题:没有呼叫报警设施 , 没有扶手 , 光线昏暗 , 厕所或浴室不适用 , 门槛绊脚或地面高低不平 , 地面易滑倒等 。 仅仅是“不适老”而适年轻人合婴幼儿也算 。 而归根结底 , 我们的“不适老”是源于“不适居” 。 “适老化”改造 , 首先就是“适居化” 。 而楼房层次 , 特别体现是否“适居” 。 目下方兴未艾之高层建筑 , 正是“不适居”之典范 。 城镇化城市化就一定意味着高楼大厦以及人口的高度聚集而畸变吗?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 应该是全方位的均质化而就地转化 , 这其中包括了产业转化以及人口转化 。 也即 , 未来更深层次的城市发展 , 应该更像我们目下之农村 。居然都“不适居” , 怎么可能“适老”?高楼林立也或是一发展阶段 , 但跨越式发展也或更值得期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