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云拼大闸蟹 拼多多牵线长三角农业一体化( 二 )
为了改变大闸蟹流通的利益分配格局 , 在云拼节现场 , 拼多多还正式发布了“新蟹农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 , 帮助长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家电商龙头企业 , 1000家电商商家 , 并且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 。
“通过从培训、入驻 , 到资源扶持、流量倾斜在内的一揽子新蟹农计划 , 带动一批优质的新蟹农 , 成长为地方代表性企业 , 并且用2到3年的时间 , 助力各大主产区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 真正帮助更多优质湖区的大闸蟹走向消费者 。 ”陈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另一方面 , 近些年大闸蟹从长三角区域性消费逐渐发展为全国性消费 。 2019年线上消费市场当中 , 鲜活蟹类占整体蟹类零售市场68% , 较2019年提升1.5% , 随着全国市场的打开 , 鲜活蟹类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 广东现已经超越北京、江浙沪地区成为大闸蟹线上消费第一区域 。 以四川为代表的西南区域和山东、河南为代表的北方区域也兴起大闸蟹的消费 。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认为 , “现在电商的出现 , 使得一个地方的农产品可以跨地区被更多的用户接受 。 农产品最主要的问题不是产能的问题 , 而是运能的问题 。 ”
而拼多多正是从农业起家 , 采用拼购的模式将分散的农产品购买需求聚集从而推动供应链的标准化运作 , 进一步缩短产销链路 。
“把海量的需求聚在一起 , 成为短时间内同质化的需求 , 有了需求之后就有能力推动流通环节甚至生产环节发生一些变革 。 ”陈秋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介绍道 , “现在拼的模式在农产品上已经取得比较好的发展 , 未来还有更大的潜力 。 ”
拼多多与农产品的“链接”要溯源至成立之初 。 当时 , 其前身“拼好货”以水果生鲜等农产品起家 , 通过“拼农货”打通农户和消费者 , 实现供需对接 。 基于这一模式 , 拼多多创造出了一条农产品上行的“超短链” , 把6到8个环节精简为2到3个环节 。
他进一步举例说明道 , “比如此时此刻 , 可能在我们平台上有几万个消费者同时拼单某一个农产区某一个当季成熟农产品 , 这就把原来分散的需求集约化、规模化了 , 既给农户带来了稳定的订单 , 也推动了相互的供应链、产业链 , 实现更加标准化的运作 。 ”
产业标准助推区域一体化
毫无疑问的是 , 大闸蟹线上化率正在加速前进 。 2019年 , 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大闸蟹同比增长29% , 远远超过电商行业平均增速 。 而大闸蟹云拼节的举办 , 也正在推动行业进入快车道 。 线上和线下是两套流通体系 , 在购买、履约等方式上都有所不同 。 处在成长期的大闸蟹线上市场 , 提前做好产业标准十分必要 。
此次活动 , 拼多多宣布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启动制定“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 , 未来一段时间内 , 双方将探索制定更多与大闸蟹电商相关的产业标准 , 分析线上消费特征 , 共同发起制定长三角大闸蟹产区的互联网+产销一体化标准 , 帮助核心产区原产地优质好蟹走出长三角 , 走向全国 。
“随着农业电商的不断发展 , 农产品电商标准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徐茂解释道 , “因为农产品是非标产品 , 尤其是大闸蟹 , 它的总体附加值比较高 , 如果它的标准不统一 , 或者销售标准相差一点 , 那么消费者所消费的权益会受到一些伤害 。 ”
“在产业上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 主要集中在线下流通的分级标准并不适于线上 , 缺斤少两依旧是普遍的问题 , 以及产后处理标准不统一 。 各个产区、经营主体对于螃蟹捕捞后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 缺乏统一的标准 。 其中暂养时间、运输时间、冰块的数量、运输温度既会影响存活率 , 也影响到货物品质 。 ”葛家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指出 , “电商已经在很多领域改造了我们的生活 , 线上化趋势不可避免 。 目前 , 大闸蟹线上化开始加速 , 探索线上化产业标准十分必要 。 ”
推荐阅读
- 科技|拼多多投资成立澍慧科技,注册资本3亿
- 淘宝|1元包邮!淘宝特价版硬刚拼多多
- 教育|8月儿童教育APP榜:“儿歌多多”超越“小伴龙”突破千万大关,“宝宝巴士”跌出前五
- 拼多多|1元包邮:淘宝特价版与拼多多在下沉市场“肉搏”
- 中关村在线|拼多多惊现百度网盘补贴 年卡低至这个价
- |拼多多都能拼酒店,是恰烂钱还是造福大家?
- |1元包邮能买啥?淘宝“更香节”对抗拼多多
- 微信,拼多多|微信公众号如何发起拼团?拼团软件推荐
- 消费者|拼多多CEO陈磊致合作伙伴公开信:将继续坚持“更开放”战略
- |拼多多 5 周年庆,又开始疯狂撒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