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会玩|看完终于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多个兴趣班!,王一博自曝童年经历
文章图片
但是终究还是给孩子报名了 。
街舞可不只是王一博小时候上过的唯一兴趣班 。
后来 , 他还学了吉他、素描、国画、蜡笔画、滑板……等等 。
最关键的是 , 他特诚实地说 , 他的这些兴趣爱好 , 基本都是学几个星期就“再见”了 , “学一段时间就再见 , 学一段时间就再见” 。
文章图片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三分钟热度”吗?
然而 , 一个曾经那么轻易就放弃兴趣班、让人不省心的娃 , 后来却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
当前 , 97年出生的王一博身上的标签有:职业舞者/歌手/演员/主持/职业赛车手/高级滑板玩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斜杠青年 。
那就回到我的老本行了 。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学东西“三分钟热度”是件坏事 。 可是 , 从王一博同学的这个经历 , 我倒是想专门聊一聊 , 允许孩子三分钟热度、给孩子体验很多个兴趣班的自由 , 究竟有什么好处?
文章图片
从心理学角度说 , 孩子学东西“三分钟热度”是有原因的 。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特通过观察研究发现 , 大多数孩子的学习其实都出于突然的热情和热心 。
他们很少会按照学校给他们制定的那种缓慢、稳定的学习计划去学习 。
他们更可能会对某个特别的兴趣保持一段时间 , 那个时间里 , 他们甚至可能如痴如醉 , 保持渴求的好奇心 , 去阅读 , 去画 , 去写 , 去讨论 , 去向你提问有关的问题 , 一天几个小时 , 接连好多天 。
然后 , 他们可能突然失去兴趣 。 或者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 , 看起来完全没有兴趣了 , 转向完全不同的事情 。
这个时候 , 不少家长很可能会给孩子来一个评判 , 说 , “你看你 , 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
我们其实不需要如此武断地下结论 。
一旦这样去给孩子下结论 , 很容易催眠孩子 , 打击孩子内在的对学习的直觉以及自信心 。
事实上 , 在没有打扰的前提下(即不是大人不当干预导致孩子兴趣骤降) ,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三分钟热度”表现 , 只是因为他们对那个主题 , 已经获得了他们能够吸收的信息量 , 他们“吃饱了” , 所以需要换其他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世界了 。
仅此而已 。 所以 , 真的不必要对孩子更换兴趣爱好这件事去上纲上线 。
记得我儿子3到5岁的时候 , 爱极了画画 , 几乎随时随地都在画 。 而且画得还挺不错 。 为此我给他屯了大批的画材、画册在家里 。
可到了6岁 , 他却忽然很少再去拿起画笔了 。
他干什么去了呢?他开始对科普书 , 对历史书 , 对人物传记感兴趣 。 他开始大量阅读 , 听故事 。
我当时也觉得他把画画扔掉了可惜 , 但我忍住没去干预 。 只是在家里持续备着丰富的画画材料 。
就这样又过了一阵子 , 我突然有一天发现 , 小伙子又开始拿起来画笔了——去画他心中的历史版图 , 去画他喜欢的历史人物 , 去设计他心中的三国鼎立的局势 。
看着他笔下那些生动的历史人物 , 那些像模像样的不同朝代的历史版图 , 还配有他设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 , 心中真的是非常惊喜啊 。
所以 , 当我们认为孩子三分钟热度的时候 , 事实真的如此吗?
也许真相是 , 孩子只不过换了一个面向去了解这个世界 , 或者可能只是把已经学到的知识 , 已经掌握的技能 , 去巩固得更加牢靠 , 去提升到另一个层次罢了 。
也可以这么说 , 孩子们其实一直未曾放弃过学习 。
只要我们在能力范围内 , 提供足够丰富的探索素材 , 足够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 并且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 那么孩子们一定会给我们惊喜 。
推荐阅读
- 瞄准|16集过后,《瞄准》最大的BUG终于出现,编剧也救不了
- 红到出圈|因病情加重不治身亡,生父之谜终于揭晓,维塔斯父亲去世享年72岁
- 于谦|于谦与小10岁娇妻录真人秀,郭德纲口中的“嫂夫人”,终于现身
- 老王大话娱乐圈|鹿晗愿零片酬加盟,吴京称一切皆有可能,《战狼3》终于有消息了
- 新咖八卦|蛰伏18年后,她终于成功了!,从被男友“家暴”到低调嫁豪门
- 该施什么肥|向华强要求他当场下跪!看完终于知道了,梅艳芳葬礼成龙却迟到
- 小常说故事|一直低调的她,终于被发掘,“小章子怡”获金鹰奖最佳女演员
- 真会玩|jennie官博频出错,粉丝忍无可忍发博吐槽,错字手滑蹭热度
- ZAKER精选|看清无精修的脸蛋,富家千金女主终于有了脸,周也活动生图照
- 发现号|统治科幻美剧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回归,吊打我们许多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