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信的倒计时开始了吗?

2018年6月 , 优信带着亏损的“身躯”高调上市;2020年6月 , 依旧亏损的优信已经面临自己的生死大考 。优信最新一期财报显示 , 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 , 其第二季度总营收6220万元 , 2C交易量为3887辆 , 2C交易总额为4.26亿元 , 2C业务收入为5170万元 , 相比去年同期均暴跌80%以上 。这些数据中最扎眼的是交易量 , 很难想象一家市值十几亿元的上市公司 , 是由这可怜的“3887”撑起的 , 究竟是汽车电商的概念太好了 , 还是优信已经触底?优信的苦恼:快没钱了!在优信披露的历年数据中 , 仅有两个季度盈利 , 总盈利金额不足4亿元 , 常年亏损的优信究竟有多缺钱?一位内部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优信的各项开支必须经过投资人审批 , 也就是钱入账到公司 , 再往外付款就必须经过投资人审批才能付款 , 如果投资人不让花就不能付款 。 ”这意味着 , 优信当前的财政大权由管理团队转移至投资人 , 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作为曾经的明星企业 , 优信融资能力极强 。 公开资料显示 , 9年多来 , 优信已披露的融资总额超过18亿美元 , 但优信自身造血能力让人绝望 , 巨额融资的绝大部分已经因为连年持续巨额亏损所剩无几 。财报显示 , 优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4亿元 , 流动性堪忧;总资产26.47亿元 , 总负债49.92亿元 , 典型的资不抵债 。 当下优信的市值约3亿美元 , 股价更是徘徊在1美元左右 , 身处退市的边缘 。综上也就不难理解优信的投资者为何直接掌控财政大权 。无论是资金储备还是主营业务 , 优信均宛如一个“住进ICU的重病患者” , 无力造血只能选择外部输血:讲故事、拉融资 。优信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琨宣称 , 从今年9月起 , 优信准备自建二手车库存 , 目前已开始在市场上挑选二手车 , 采购这些车辆 , 并安排整修和翻新 , 使其升级到全新状况 , 然后再出售给客户 。有新的规划当然是好的 , 只是如今优信已经无法与当年相比 , 新收车业务开启的 , 可能是一场优信的生命倒计时 。优信身上的三座大山当前的优信 , 背负着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弹将尽 , 粮将绝根据优信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到2020年6月底 , 可转债的巨额债务高达17亿元 , 现金仅剩2.4亿元 , 4~6的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净亏损1.5亿元 。同时 , 财报还预计 , 7~9的三个月优信总体业务依然没有爆发性增长 。2019年以来 , 优信已经陆续甩卖了助贷、2B业务优信拍卖等多条业务线 。 可在“卖卖卖”之后 , 优信依然没有足够的造血能力 。2020年 , 优信还有什么优质资产可卖?第二座大山:商业模式或不成立历经9年 , 优信商业模式仍未跑通 , 2020年来主营业务仍然持续亏损 , 持续巨亏并非全因疫情 , 从近四年的业绩来看 , 亏损是优信的常态 , 从2016到2019年 , 优信的亏损金额分别为13.9亿元、27.4亿元、15.3亿元、19.9亿元 , 四年累计亏损超75亿元 。以亏损换业务增长的公司可能是一家优秀的公司 , 但以亏损换业务缩水的公司是一家好公司吗?第三座大山:负面缠身 , 内部失火聚投诉等平台上 , 优信投诉量高达数千起 , 投诉解决率仅34% 。 同时优信二手车的用户访问量与行业第一名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 这意味着优信在用户口碑层面也面临着危机 。加之近2年来 , 高管及员工已经开始纷纷用脚投票 , 从CMO、COO、CTO的高管纷纷离职、大面积裁员 , 团队的稳定性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背水一战还是加速死亡?优信将开展直接收车、整备后出售的业务 , 表面上与瓜子二手车等企业的保卖业务与优信类似 , 但实际上二者在成本控制存在本质区别 。瓜子的保卖业务是从个人消费者处拿车 , 而优信实际上更多主要从B端车商处拿车 , 车商从个人收车后再加价转卖给优信 , 这意味着优信很难获得比瓜子更低价的车源 , 利润空间必然会被压缩 。同时 , 新业务短期内不仅无法弥补优信造血能力不足的短板 , 甚至会成为新的累赘:仅收车及租赁场地等就需要耗费大量资金 , 而优信资金储备已经捉襟见肘 。更何况 , 优信想要将这一业务跑通也需要深度试错 , 瓜子在过去就交了不少学费 。曾有媒体报道表示 , 瓜子保卖业务背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据支撑 , 前期光有算法也没用 , 需要2年以上 , 几万甚至十几万辆车不断的模拟学习 , 包括犯错再去学习 。 此前瓜子从保卖业务2017年试水到真正跑通盈利是在2019年底 。 不仅斥数亿元巨资收车 , 在业务试水初期 , 还曾付出过不菲的学费 。 比如因为算法问题 , 曾导致价值数千万元的车辆积压在手中 , 最后亏损了数千万元才全部出手 。然而 , 优信难以按照瓜子的路径复刻 , 因为瓜子会参战 , 二者的竞争 , 必然会阻碍优信新业务的开展速度和规模 , 并将其拖进烧钱的泥潭 , 这就直接打到了优信的七寸 , 因为优信无钱可烧 。从表层上看 , 优信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没钱了;但从深层去看 , 优信的问题是没有证明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 投资人根本无法判断自己未来会成为投出阿里巴巴的孙正义 , 还是被贾跃亭坑骗的孙宏斌 。优信触底了吗?可能还远远没有 。 相反 , 倒计时似乎开启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