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校情况调查( 二 )
无论是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科前沿或者实践操作 , 还是核心的沟通表达、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 , 或者未来规划 , 同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 在上述任何能力的比较上 , 来自城市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差异并不显著 。 但是 , 来自农村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这8项能力上自我感知到的提升 , 要低于其余学生 。
而学科差异则需要针对不同的能力加以区分 。 理工科的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优于文科生;理科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的掌握也优于文科生;与文科相比 , 工科生的沟通表达与批判性思维尚有提升空间 。 院校差异也值得关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学生能力提升的效应在专业能力与核心能力这两方面均显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专业能力培养上优于其他非“双一流”建设的高校 , 但两者在核心能力培养上并无显著差异 。
笔者认为 , 这从侧面反映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两手硬” , 既重视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显性教学 , 也不放松提升各种可迁移的核心能力 , 如沟通、规划等能力的隐性课程 。
此外 , 笔者分析 , 大学经历带来的能力提升 , 有可能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宏观城乡二元化背景 , 而非他们成长的微观家庭环境 。 城市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是否更加善于运用学校提供的支持系统 , 例如导师、辅导员、社团等 , 来弥补家庭资源的不足?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是否在自我评价并报告各方面的成长时更加保守?这两类群体在求助行为、自我效能等各方面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探讨 。
亟须加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入校之后的专业认同
专业推荐度反映了本科生在校期间对所在院系的认同度与归属感 , 这可从另一个角度来侧面体现学生的心理发展 。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源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对所修专业的推荐度均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 。 这与之前文献的结论一致 , 高中阶段的升学及职业规划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无法从家里获得的支持 , 这会导致他们难以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自己足够了解或真正满意的专业 。
其他影响专业推荐度的背景变量也值得关注 。 一个例子是院校的整体氛围 , 就读于“一流大学”学校建设高校的本科生对所读院校与所修专业的推荐度“双高”;就读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本科生在专业推荐度上却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并无显著差距 , 这反映了增强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尚需努力的一个方向 。
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打造全方位支持网络
综上所述 , 笔者认为 , 全社会应该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打造全方位支持网络 。 为此 , 笔者建议:
第一 , 招生环节侧重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提供指导 。
调查结果显示 , 非经济因素(例如父母学历)对升学需求的觉醒与相关信息的采集 , 会产生大于经济因素(例如家庭收入)的影响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升学及职业规划难以获得父母的直接指导与其他协助 。 尤其在招生改革新举措出台较为频繁的时代背景下 , 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难以洞察政策走向、获取可靠信息并指导志愿填报 。 因此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可作为高校开展招生宣传与答疑的重点对象 。 如果该群体在入校之后对最初专业选择不满意 , 高校还可密切关注并为其提供二次选择(转专业)、辅修、双学位、宽口径就业、跨专业考研等多路径支持 。
第二 , 加强农村生源的心理建设 , 让他们能够从原生家庭与成长环境里汲取不断进取的力量 。
由于面临从中学到大学、从乡土到都市的双重过渡 , 来自农村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面临更大的挑战 。 本研究表明在控制高考分数与其他背景变量之后 , 这种挑战并非来自学业 , 而是该群体自我感知并报告的各种能力 。 这从侧面反映出对专业能力与核心能力进行理性且客观地自我评价 , 是农村生源亟须加强的心理建设 。 其关键在于学生与原生家庭之间拉扯与牵挂的张力 。 理想状态下双方能够达成和解 , 例如学生能够理性且客观地评价父母及其期待等 , 而非割裂或疏离 。 例如国内研究者对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后发现 , 家庭在物质匮乏下依然存在的希望 , 父母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执着信念 , 用行动营造出来的相互关爱、务实严厉的父亲与细心体贴的母亲这五点共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
围绕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个案访谈以及家庭田野调查可作为下一个阶段的研究重点 , 这将有助于揭示该群体行为模式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 。
第三 , 通过夏令营、宿舍安排等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打造全方位的支持网络 。
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是个体无法选择的“先赋”条件 , 成年之后的升学、求职等一系列行为却可形成并影响“后致”的文化及社会资本 。 以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为例 , 这种影响既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应对态度 , 例如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 也取决于高校营造的校园环境 , 例如是否让大一学生在新的环境里获得自信心与被接纳感 。
在高考之后的暑假为已被录取的“准大学生”开设夏令营是高校可尝试的举措之一 。 夏令营课程既能弥补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外语、计算机、学术写作等知识上的短板 , 也有助于他们提前与老师见面或结识新同学 , 还可通过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等活动熟悉所在的城市并感知艺术氛围 。 国内高校目前正式开展的此类夏令营较少 , 针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特定需求的项目设计更少 。
推荐阅读
- 趣闻晨报|77岁王羽被误传死讯,马海伦悼念惹误会,一代打星仍在医院已失智
- 湾区|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开幕 提供8万个岗位
- 湾区|粤港澳三地将联合为大学生提供8万个就业实习机会
- 政策|控江路街道:“加码”社会救助 “兜底”困难家庭
- 生活费|丝芭传媒吐槽大会:工资比大学生活费还低,资源匹配度低
- 竞赛|国家及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落地三水
- 驻港部队|邵阳学院:这名大学生教官来自驻港部队
- 鹤岗|鹤岗市279名家庭教育讲师“上岗”
- 保障|放宽公租房准入门槛 毕业未满5年本地就业大学生将纳入保障范围
- 取暖补贴|希腊政府计划为弱势家庭发放8400万欧元取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