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校情况调查
_原题为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校情况调查
文章图片
人民视觉供图
在控制性别、高考分数等背景变量之后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的挂科数、专业排名 , 以及奖学金获得情况都与非第一代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对所修专业的认同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 , 建议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帮扶重点提前到高考志愿填报阶段的专业选择 。
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各项能力提升都低于其余学生 , 帮扶工作还需对城乡生源予以区分 。
---------------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7%增长到2019年的51.6% , 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 。 从整体而言 , 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于其父辈 。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培养出第一个大学生 。 根据国内已有研究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即父母学历均在高中及以下)在高校所占比例为46.8%到75%之间 。 他们不仅承载着家庭跨代向上流动的希望 , 加强了高校学生构成的多元性与异质性 , 也体现了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导向 。
尤其是2012年以来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之后 , 这种政策倾斜增加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升学机会 , 也反映出该群体的构成多为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生源 , 是高等教育阶段扶贫攻坚工作的靶心指向 。
以往研究较多关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的入口公平 , 然而该群体在入校之后的整体表现与持续成长不容忽视 。 在微观家庭文化氛围与宏观城乡社会经济的双重差异叠加之下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如何?专业能力与核心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对就读院校与所修专业能否认同?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与其他学生群体(即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有无差异?
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 希望既能提供实证依据以便政策制定者与高校管理者设计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 , 把高等教育的扶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也能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业、能力、态度等全面发展提供基于数据的改进思路以及行动建议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调查样本里约占三分之二
笔者的研究数据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9年的《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 。 该调查邀请在校本科生通过问卷星线上平台完成电子问卷 。 从区域分布来看 , 前期的答题邀请集中发至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长春以及郑州这8个高校数量相对较多的城市 , 后期根据回收情况追加了中西部高校 。 经过审核的有效问卷为4461份 。
这次调研样本的性别构成较为均衡 , 且在城乡分布以及家庭背景方面具有全国代表性 。 农村生源(即户籍所在地行政区域为农村与乡镇的学生)在样本里占比之和为34.63% 。 从父母学历来看 , 双方受教育程度均在高中(含中专)及以下的样本占比为67.25% 。 样本的年级分布也较为均衡 , 仅有大四占比略少 。 这是由于答题期间(5月至8月)正值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后 。 在学科分布上 , 工科的样本占比超过半数 。 在院校分布上 , 受邀答题的院校既包括2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 也包括18所普通地方高校 。 参与答题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占到有效样本的六成以上 。 本研究的抽样设计在生源所在地以及家庭背景分布上具有全国代表性 , 在此基础上适当向“双一流”建设高校非毕业班的工科生倾斜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业表现毫不逊色
控制性别、年级等背景变量之后 , 研究显示 , 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 在本科期间的学业表现都与非第一代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 本研究的学业表现包括学生自我报告的在校期间挂科数、按学习成绩在专业的排名以及获得的奖学金级别这3项指标 。 换而言之 , 样本里三类学生群体——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城市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和非第一代大学生 , 在本科期间挂科数、专业排名以及奖学金获得情况的整体表现都不相上下 。
其他影响本科生学业表现的因素也值得关注 。 第一是高考成绩对本科学业表现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 高考分数越高 , 学生本科期间的挂科数越少 , 专业排名越靠前 , 获得的奖学金级别也越高 。 第二是学科差异也不容忽视 。 相对于文科而言 , 理工科学生的挂科数较多 , 这从侧面反映了不同学科在考核方式与考核难度上的差异 。 与文科的口头报告或书面论文相比 , 理工科通过解题或动手操作来考核学生的方式更为硬性 。 第三是院校差异体现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原985高校为主) , 其本科生在挂科数与奖学金获得情况这两项指标上的表现 , 显著优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 。
总之 , 父母学历等家庭背景可以通过高考分数、专业选择、学校选择等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业准备与志愿填报环节来间接影响本科生的学业表现 , 但在控制上述变量之后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未在学业表现这个维度上处于弱势 。
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8项能力提升偏低
推荐阅读
- 趣闻晨报|77岁王羽被误传死讯,马海伦悼念惹误会,一代打星仍在医院已失智
- 湾区|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开幕 提供8万个岗位
- 湾区|粤港澳三地将联合为大学生提供8万个就业实习机会
- 政策|控江路街道:“加码”社会救助 “兜底”困难家庭
- 生活费|丝芭传媒吐槽大会:工资比大学生活费还低,资源匹配度低
- 竞赛|国家及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落地三水
- 驻港部队|邵阳学院:这名大学生教官来自驻港部队
- 鹤岗|鹤岗市279名家庭教育讲师“上岗”
- 保障|放宽公租房准入门槛 毕业未满5年本地就业大学生将纳入保障范围
- 取暖补贴|希腊政府计划为弱势家庭发放8400万欧元取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