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睿评(诚言呈语旗下账号)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我先问个事。
一张北大的肄业证,和一张技校的毕业证,你选哪个?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选北大的肄业证。
虽然“肄业证”三个字,意味着你这大学是白“玩”了。
但即便是“玩”,也是在北大玩。
它至少证明了你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
所以那个意思,终归还是不太一样。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当然了,我这种想法还是建立在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不是实在跟不上北大的进度,被人给撵出来了,那张毕业证,还是得拼命争取的。
毕竟,那意味着衣食无忧。
但是,我考不上北大。
而考上北大的学霸,也跟我这种普通学生的思维差距也像高考成绩那么大。
9年前,还真有一位北大才子放弃了北大,转身去读了技校。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青海传胪
2008年青海高考的第五名,叫周浩。
660分的成绩,虽然在其他省份里看起来不算太高,但是在青海,已经足以让他对着清北随便挑了。
对于周浩来说,选大学、选专业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先锁定清北,然后再捡自己喜欢的专业报不就行了。
但是谁也想不明白的是,清华北大都提不起他的兴趣。
他理想中的学校,是北航。
【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之所以想读北航,是因为他喜欢能锻炼动手能力的专业。
而他所谓的动手能力,似乎又与机械领域关联性很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力,毋庸置疑。
但是在“Top2”的面前,终归还是逊色了一些。
所以包括老师、父母和亲戚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他如果真的去了北航,就太可惜了。
在四面袭来的压力之下,周浩妥协了。
他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建议”,去了北大的生命科学系。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煎熬
很多学霸都有一个共性:执着。
周浩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人到了北大,但是从专业学习到课余拓展,生命科学系的课程始终不能提起他的兴趣。
而且时间越久,越迷茫。
周浩的同学和老师在劝导无果后,只能建议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旁听工科专业的课程。
课可以旁听,但是金工实习之类的动手实践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有他的位置。
如果和工科彻底绝缘,周浩的心里可能多少还能好过一点。
但就是这种“半吊着“的感觉,让他愈发的煎熬。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想学工科,其实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转专业。
但是在大学里转专业这种事,有个特别矛盾的规定。
一般来讲,可以申请转专业的大学生,都是本专业名列前茅的佼佼者。
可是既然本专业都学的那么好了,还有必要转专业吗?
对于周浩来讲,提不起兴趣的专业课,是学不了太好的。
而转专业这条路对他来说,也挂上了“此路不通”的牌子。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为了主动去适应生命科学专业,周浩也不是没努力过。
大一结束后,他就休学一年,去南方打工。
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刺激回归校园,回归生命科学的欲望。
但是当他回到北大,重新开始自己的学生生活后却发现,自己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动手”。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从北大,到技校
周浩的北大生涯,是煎熬的。
这从他之后做出的决定就能想象得到。
因为实在无法真正接受原专业的他,决定去读技校了。
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就是他选择的下一站。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客观地说,这所综合性职业教育学校的实力,在同类学校中鹤立鸡群。
但是你要再回过头来跟北大一比,还是会感觉怎么想都怎么不对味儿。
不用想就知道,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百般劝阻的父母,此时肯定是心急如焚。
但是在外独立了3年半之后的周浩却明白,这一次,必须遵从内心的方向了。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文章图片
对于北京工业技术学院来说,周浩的入学,算是直接就把“面子”给拉满了。
而对于他的学习计划,也是竭其所能地配合和指导。
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小班授课,一对一交流。
在这里,齿轮的旋转,和机械的轰鸣,让周浩真正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那片绿洲。
 技校|他660分考上北大,却转学去读技校,9年后的今天现状如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