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林怀绿|与中国海军曾用策略一致,美国第六代战斗机关键是研发逻辑不同

据美国《国会山》日报报道 , 美国空军采购主管威尔·罗珀9月15日在空军协会的会议上公开确认下一代战斗机的存在 , 称“一架全尺寸样机在现实世界中飞行过” 。 他向国防新闻证实 , 美国空军已经秘密设计、建造和飞行了至少一架神秘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全尺寸技术验证机(X-plane) 。 他声称 , 这款战斗机“已经打破多项纪录” 。
军林怀绿|与中国海军曾用策略一致,美国第六代战斗机关键是研发逻辑不同
文章图片
我们已经明确了第五代战斗机的4S标准 , 即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高信息感知和效能(SuperiorAvionicsforBattleAwarenessandEffectiveness) , 这点也确定了我们对于真正的第五代战斗机的定义 。 目前世界上已经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仅有三种 , F-22、F-35和歼-20 , 其余各个项目仍然处于设计或者试飞阶段 , 最接近服役的是俄罗斯的苏-57 。 事实上 , 即便是1997年YF-22试飞成功后的第23个年头 , 第五代战斗机对于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是个高不可攀的技术 。
军林怀绿|与中国海军曾用策略一致,美国第六代战斗机关键是研发逻辑不同
文章图片
【军林怀绿|与中国海军曾用策略一致,美国第六代战斗机关键是研发逻辑不同】那么下一代战斗机会是什么样的目前并无定论 。 美国下一代战斗机此前并没有公开太多信息 , 唯一一个公开项目是美国海军提出的F/A-XX项目 , 不过也仅此而已 。 目前对于下一代战斗机而言 , 比较前沿的应用领域可能包括全频谱隐身、自适应发动机、网络中心设计等等 , 但是具体到达什么程度目前由于第五代战斗机本身还缺乏足够的样本可能难以形成明确的技术思路进而诉诸实践 。 这也意味着 , 在发展的道路上 , 不论是美国还是下一个投入研发的中国 , 都处于一个摸黑前进的状态 , 技术发展策略的选择更为困难 。
因此 , 美国人的思路可能是首先进行研发思路的创新 , 用威尔·罗珀的话说为“我们准备好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实施和建造下一代战斗机” 。 (“Wearereadytogoandbuildthenext-generationaircraftinawaythathasneverhappenedbefore.”)美国的方式之一是采用全数字化设计 , 这可以大大提高从设计到制造的研发速度 , 换言之连续十数年的战略规划和数年为周期的研发进程可能被压缩到1-2年内 。
军林怀绿|与中国海军曾用策略一致,美国第六代战斗机关键是研发逻辑不同
文章图片
此外美国还有很多背景因素 。 首先是美国尖端航空制造仍然处于独孤求败的状态 , 其掌握的资源量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无出其右者 , 中国也还不是一个量级的国家 。 其次 , 未来的新技术发展速度可能比80-90年代更快 , 技术不确定性增加 , 需要避免的是花费数年研制出来的技术发现根本不实用 。 再次 , 美国还面临着一家独大的战斗机研发结构 , 波音已经基本退出了战术飞机研制领域 , 诺斯罗普·格鲁曼则专注于大型轰炸机研发 , 至于欧洲那些航空企业已经基本丧失独立研发一个先进型号的能力 , 下一代战术飞机研发能力被集中到洛克希德·马丁身上 , 这不是技术性的 。
军林怀绿|与中国海军曾用策略一致,美国第六代战斗机关键是研发逻辑不同
文章图片
上述几个因素让技术“小步快跑”成为可能 。 这种“小步快跑”策略多作为追赶者进行技术追赶的策略 , 比如中国海军在发展时期就很明确的使用过 。 现在美国也采取这一策略 , 威尔·罗珀把六代机计划称为“数字化百系列” , 即每4-5年甚至更短的间隔推出一个新型号 , 而下一代战斗机不再只有一个平台而是分散为好几个平台 , 这自然会带来不少好处:
美国的多平台逻辑可以让追赶者疲于奔命 , 无法与美国的资源量进行抗衡;避免技术发展的多样性导致项目技术风险过高而难产;扩大中小企业的参与度 , 提高美国军队的议价能力 。因此 , 不同于十数年磨一剑的F-22和F-35 , 美国下一代战斗机将很快由多种平台快速推出 , 可能过几年就会出现F-200、F-201、F-202等多个型号 。 每个型号可能不能形成单平台等性能碾压 , 不过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如果相互组合形成系统力量 , 那么下一代战斗机仍然可能碾压第五代战斗机 。
军林怀绿|与中国海军曾用策略一致,美国第六代战斗机关键是研发逻辑不同
文章图片
由于世界上只有中美两国走在了前头 , 因此美国下一代战斗机毫无疑问会直接冲击中国的防空安全 , 这还是在F-35已经遍布中国周边的情况下 。 应该说这点确实带来了更大压力 , 中国也只有迎接一条道路可选 , 发挥智慧和制造业体系的能力来确保不被甩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