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雷达|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92年 , 陈定昌(左一)在某试验基地与国内知名专家讨论问题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供图
雷达|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8岁的陈定昌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供图
秋风萧瑟 , 草木含悲 。9月13日 , 北京八宝山 , 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 , 怀着悲痛的心情 , 依依不舍地送别我国导弹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同志 。
前不久 , 陈定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 享年83岁 , 科技界又一颗璀璨之星悄然陨落 。“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 陈定昌践行誓言 , 搏击科技“浪尖” , 默默为我国导弹与精确制导事业奋斗了一生 。
回顾为国铸“剑”的科研生涯 , 陈定昌说 , 并不是他的思维有多超前 , 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 , 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 。“我一生的最大追求 , 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多做一些工作 。”
英雄远去 , 精神永驻 。始终挺立于时代前沿的陈定昌 , 用一生追梦圆梦 , 推动我国空天防御体系能力建设 , 掀开了我国空天防御力量建设的新篇章 。他矢志报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怀值得后人铭记 。
“长大一定要投身国防事业 , 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
走过83个年头 , 陈定昌人生的每一步 , 都饱含着对“科学的兴趣”“新技术的渴求”和“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
回望他的人生之路 , 尤其他年轻时的那段经历 , 更能佐证这一说法 。年少时 , 遭受国破家亡之痛的陈定昌 , 立志报国 , “长大一定要投身国防事业 , 为国家研制精良武器 , 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 。
这豪迈誓言和矢志报国的强烈信念 , 将陈定昌的一生与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
1955年夏 , 陈定昌即将完成高中学业 , 同学们都在讨论毕业后该报考哪个大学 。在专业选择这件事上 , 陈定昌内心挺纠结 。在老师看来 , 陈定昌有写作之长 , 建议他报考中文专业 , 将来可以从事文学工作当作家 , 或者从事新闻工作当采访人员 。
老师的建议 , 没有改变陈定昌的内心想法 。卢沟桥事变那年出生的他 , 忘不了被日军入侵、肆意掠夺的屈辱历史 。坚定“科技强国”的信念 , 他毅然婉拒老师的建议 , 选择理科专业 。
【雷达|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1957年 , 陈定昌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留苏预备部 。随后 , 因苏联单方面取消了留苏名额 , 500多名学员被直接录取到国内名牌大学 , 其中300余人进入清华大学 , 200余人进入北京大学 。按照报考志愿 , 陈定昌被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录取 , 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 。
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 , 陈定昌被分配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 。从此 , 陈定昌与我国导弹事业结缘 , 开始了他为国铸“剑”的传奇人生 。
“科学就是要创新 , 要不畏艰难 , 才能有所作为”
20世纪60年代初 , 激光技术走进世人视野 。钱学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 , 像无线电一样 , 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
“激光之问”最终落到陈定昌的案头 。为了拉直这个问号 , 陈定昌进行了数个月的详细调研 , 最终撰写了两份报告 。他十分肯定地回答:“激光作为信号源理论上是可行的 。”
钱学森听完报告 , 当场决定:“在航天领域 , 要把激光与无线电放在同等位置来发展 。”于是 , 陈定昌的前期调研任务变成了预研项目 。
当时 , 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 , 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 , 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3家单位展开联合攻关 , 20多岁的陈定昌被任命为项目组组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