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在中文互联网上闪现的热点话题中 , “男生的迷之自信”可以称得上是一株常青树了 。隔三岔五的总会有人看上去一脸认真地提问:“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 , 却可以那么自信?”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脱口秀大会》上参赛选手杨笠的发言这个问题看上去好像只是对一些能够保持自信心态的人感到好奇 , 但结合上下文细品 , 其实还是踩在性别议题的边缘翩翩起舞 。我们回想一下 , 似乎一些关于男性的负面形容 , 比如“爹味”“油腻”“直男式xx” , 基本都有自负、自我中心、不体贴人的隐含意 。 “男人的迷之自信”其实也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但凡热点事件涉及到性别议题 , “男人迷之自信”总会被拉出来嘲一轮 。 甚至 , 就算是和性别议题八竿子打不着的诺兰新片《信条》 , 也没能躲开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你在看电影 , 看电影的人在看你既然是热点 , 就会有争议 。 对于一些人来说 , 这吐槽真是句句说到心坎上 , 但另一些人不免感觉有被冒犯到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当讨论充斥着吐槽和辩护 , 对“迷之自信”的“迷”进行严肃探讨的空间不免就被压缩了 。男性真的会天生比女性更“自信”吗?实际上 , 几乎所有社会都确定了两性之间的社会区别 , 这并不必然是由两性之间的生物差异引起的 。 换而言之 , 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建构的 , 我们的社会对两性抱有不同的期待 , 性别角色社会化引起了两性的不同行为 。也就是说 , “迷之自信“可能是一种性别社会化的结果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对男性来说 , “迷之自信”和“窝囊”哪一个更冒犯呢?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男人不能不“自信”不同的性别应该有不同的行为 ,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 比如:男孩应该喜欢蓝色 , 女孩应该喜欢粉色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男孩应该玩高达 , 女孩应该玩芭比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男孩必须有男子气概:活跃、进取、坚韧、大胆和主导力 , 女孩则必须要有女性气质:温柔、情绪化、甜美和顺从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为什么会逐渐形成这样严格的性别角色差异呢?恐同症是一大重要促进因素 , 即对同性恋的恐惧和偏见 。人们总是刻板地将男同性恋与女性气质联系在一起 , 并将女同性恋与男性气质联系起来 , 于是那些背离传统性别角色期待的男性和女性总是被认定为同性恋 。 只有展现出符合自己生理特征的男性/女性气质 , 才能处于安全区当中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那么传统男性性别角色的安全区是什么样的呢?除了反女性气质(不娘娘腔)外 , 还包括在工作和运动中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 , 而这通常都意味着:专横霸道地对待他人 , 以及在两性关系中采取主动和控制 , 呈现出来的状态 , 就是一种“迷之自信“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如果男性不遵循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 , 通常就会不断受到批评乃至侮辱 。 但是 , 这种传统的性别角色可能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 比如在职场上 , 可能会限制男性在服务行业进行工作 , 因为这类工作通常要求对顾客毕恭毕敬、善解人意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在越来越重视男女平等的大环境下 , 传统男性性别角色也变得不再那么合时宜了 , “迷之自信”乃至“油腻”“爹味”的批评自然也应运而生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男人是怎么变得必须“自信”的既然由社会建构的性别差异客观存在 , 那么这种社会区分如何以及为何得以建立呢?社会学中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也是不同的 。功能论功能论者认为 , 性别分化有助于维持社会整体稳定 。 因为夫妻双方需要建立劳动分工 , 传统性别角色也就应运而生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社会学家帕森斯和贝尔斯认为 , 女性承担着表达性、提供情感支持的角色;男性则承担着工具性、实用的角色 , 这两种角色是互补的 。表达性(expressiveness)意味着关注维持和谐和家庭内部的情感问题 。 工具性(instrumentality)则意味着强调任务 , 关注远期目标和关心家庭与其他社会结构之间的外部关系 。这有点像我们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 。 女性专心在家庭中扮演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的角色 , 男性则一心一意地奋战在家庭以外的职场中 。帕森斯和贝尔斯的这一理论是在1950年代提出的 , 那时美国的全职家庭主妇数目远超现在 , 他们虽然没有明确支持传统性别角色 , 但却暗示了这种劳动分工对家庭运转的积极作用 。考虑到美国男女两性典型的社会化形象 , 功能论者的观点最初是很有说服力的 。 但它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为什么男性就应该被分配到工具性角色 , 而女性就应该被分配到表达性角色?冲突论和女性主义冲突论者认为 , 两性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 即男性可以支配女性 。 性别差异因此被视为一个群体(女性)被另一个群体(男性)征服的反映 。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对冲突论者的视角毫无异议 , 但她们的观点更可能包含政治目的 。 她们不愿陷入对过去二三十年取得的性别平等进步的讨论中 , 而更希望引起社会对进一步改革的关注 。她们提出 , 1970年代之前 , 不论关于女性和社会的讨论出于多少善意 , 由于女性被排除在学术思想(包括社会学)之外 , 这种讨论的意图也就遭到了扭曲 。当代女性主义者还认为 , 有些女性遭受的差别对待不仅是因为性别 , 还因为她们的种族、族群和社会经济地位的综合因素 。简言之 , 白人支配贫困的、非白人女性的原因是她们不是白人;男性支配她们 , 是因为她们是女性;富裕阶层支配她们 , 则是因为她们是穷人 。互动论研究性别分层的功能论者和冲突论者通常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社会力量和机构 , 而互动论者则倾向于检视在日常行为这一微观层面上的性别分层 。 这一方法的关键是 , 性别如何在日常互动中进行社会建构 。这也更贴合我们对“男性迷之自信”的初步印象 , 因为这些印象总是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而来 。 我们通过强化传统意义上的两性行为来“建构自己的性别特征” 。比如 , 男性为女友打开门 , 从而体现自己的男子气概和风度;而她也会接受他的帮助 , 从而体现自己的女性气质 。 不过 , 性别的社会建构显然远远不止这些较为琐碎的行为习惯 。互动论者也认识到 , 人们可以挑战传统性别角色 。 穿着男式球衣的女高尔夫球手 , 以及积极安排生日午餐的职业男性 , 都在重新建构自己的性别角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