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东|“教育县长”自编校歌成最火校园歌曲

_原题为 “教育县长”自编校歌成最火校园歌曲
甘肃东乡县决战教育脱贫 , 确保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县长”自编校歌成最火校园歌曲
被大家称为“教育县长”的马自东 , 职务是兼任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政府党组成员、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 。 在这之前 , 他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最有名的中学校长 。
不懂五线谱、甚至不识简谱的马自东 ,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 。 在2009年担任临夏回中校长时 , 他写了一首校歌《我们不做一般的人》 。 这首校歌唱红了 , 马自东也出了名 。 当地的八坊小学、河沿小学、西关小学等学校邀请他做校歌 , 他创作出《我们是飞向蓝天的白鸽》《梦想从这里起航》《踩着早晨第一缕阳光》等歌曲 , 旋律激昂 , 朗朗上口 。
2019年夏天 , 受组织安排 , 马自东来到东乡县帮扶 , 分管全县的教育脱贫 , 他的创作热情再次被点燃 , 花了一个月时间写了《东乡少年之歌》——我是东乡少年 , 出身在家乡的大山 , 我有一个小小心愿 , 走出大山去外面看看……
9月3日下午5点 , 正是东乡县拱北湾小学放学的时间 , 校园里只剩下八九名学生 , 在《工人日报》采访人员的邀请下 , 马自东和学生一起高唱《东乡少年之歌》 , 合唱的歌声响彻云霄 。
一本沉甸甸的“教育贫困账”
如今 , 《东乡少年之歌》已经成为东乡县最火的校园歌曲 , 在每一座教学楼里传唱 , 但是在这背后却有一本沉甸甸的“教育贫困账” 。
【马自东|“教育县长”自编校歌成最火校园歌曲】东乡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 也是全国“三区三州”和六盘山区深度贫困县之一、甘肃省未脱贫的8个贫困县之一 。
如果说 , 上学远、路难行是辍学居高不下的客观原因 , “读书无用”“不愿孩子读书”“女童不读书”等落后观念也是导致当地“穷根”绵延已久的重要因素 。 为此 , 东乡县采取“人盯人”“一对一”的入户办法 , 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 , 对多次耐心劝说未果的家长 , 当地甚至采取“官告民”的办法 , 通过检察机关进行公益诉讼、公开庭审 。
马自东担任“教育县长”这一年间 , 东乡县组织了11支摸排劝返队伍赴新疆、青海等地和省内的各市州 , 根据户籍信息 , 挨家挨户核查核实外流适龄生就读情况 , 一户一案 , 一人不落 。 同时 , 实施了东乡六中等31所寄宿制学校和5个教学点建设项目、119所学校“温暖工程”项目;为330多所中小学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全县151所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标准化学校州级验收 。 为从22个乡镇易地搬迁到城南社区安置点的近万名群众修建了东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 今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 , 近千名曾经“没有出过山”的学生实现就近入学 。
就这样 , 随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孩子被送回学校 , 十一二岁的孩子拿起书本念小学一年级 , 超过适龄入学的孩子开始选择职普结合的热门专业读书、学技能 。
马自东说:“现在全县16个乡8个镇 , 辍学现象全部清零 。 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99.2%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2% 。 ”
“黄金巨轮”与“校歌哲学”
“东乡的许多孩子 , 从小生活在大山里 , 不会说普通话 , 即使入学一年级 , 坐在教室里也听不懂老师讲什么 。 ”这是马自东的切身感受 , 也是他创作《东乡少年之歌》的初衷之一 , 为此 , 他还在全县中小学大力推广学说普通话 。
马自东还是一位东乡族作家 , 在他送给采访人员的一本《追梦之路》的教育随笔的封底 , 印有一段“马自东格言”——
“教师的工作绝不仅仅是传授各种学科知识 , 一味的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 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引领和帮助学生早早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 , 让每一个学生及早清晰地知道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 。 因为 , 一艘满载着黄金的远洋巨轮 , 如果迷失了方向 , 永远达到不了自己要去的彼岸 。 ”
“在一所学校 , 必须要有一首好的校歌 , 校歌是学校的灵魂 , 更是学生树立拼搏精神的最好源泉 。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励志效益 , 起到传统文化课达不到的教育功效 。 ”马自东说 。
作为“名校长” , 马自东多次上过当地的热搜 , 至今 , 在他工作过的临夏回中校友中 , 还有人在发起成立他的“粉丝团” 。 至今 , 也有许多人记得有一年他的开学致辞:“人生为一大事而来 。 ”
到了快退休的年龄 , 马自东这样总结 , “我工作一生 , 就是为决战教育脱贫这件大事而来 。 ”(采访人员 康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