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悲剧,警钟长鸣!( 二 )


改革开放后 , 中国芯片产业迎来第二次生命 。
1985年 , 江苏无锡的742厂就已经能够生产64K DRAM , 这相当于跟台湾地区和韩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
1995年11月 , 原电子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九五”期间加快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报告》 。 1996年3月 , 国家对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的项目正式批复立项 , 这就是名震一时的“909工程” 。
朱镕基总理严肃的说道:“这是国务院动用财政赤字给你们办企业 , 你们可要还给我呀!”
围绕“909工程” , 上海虹日国际、上海华虹国际、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等相继成立 。
其中 , 华虹NEC 1999年2月完工 , 2000年就砍下了30亿元销售额 , 出口创汇2.15亿美元 。
如果按照这种步伐走下去 , 中国的芯片产业将慢慢追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
遗憾的是 , 又一个巨变来了 。
2003年8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获准通过 。
这是中国经济史上第一次明确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意味着中国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政策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 。
房地产热从此拉开序幕 , 大量资金不断从制造业抽离出来流入热火朝天的炒地炒楼炒房热中……最有活力的民间资本渐渐离开了这个领域 。
在这之前的芯片热、半导体热、集成电路热降到了冰点 , 再也没有人关注了 , 一种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路开始占据统治地位 。
中国芯片事业 , 就此和世界拉开了鸿沟 。 到目前为止 , 美国可以生产7nm、5nm以下制程的芯片 , 中国却还在28nm、14nm上突破 , 差了不止两三代 。
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国产芯片 , 大部分都采用了美国技术 , 也就是说华为断供 , 中国芯都救不了它 。
这才是最要命的!
03
警钟长鸣 , 铭记教训!
中国芯两次错失机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那就是一定要在既定的时代做正确的事情 ,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使命留给下一代人去做 , 天时地利人和一旦发生改变 , 就很难再回来 。
我们举个例子:
英法海底隧道是英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工程之一 , 它在90年代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得以迅速建成 。
如果换成现在 , 资金更充足、科技更先进 , 理论上建隧道更容易 , 但事实上根本建不起来 。
疫情、党派之争 , 各种脱欧公投 , 就够英国政府喝一壶 , 建隧道远远不是最必要的事情 。
芯片发展也是这个道理 。
有些东西 , 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 今后就得花十倍、百倍的成本补回来 。
雷军说过 ,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华为今天的困局 , 中国芯今天的捉襟见肘 , 完全是因为当年选了一条“造不如买 , 买不如租”路子 。
今天 , 只不过是为昨天的“懒惰”买单 。
铭记历史 , 警钟长鸣!
今天 , 对于中国芯片产业而言 , “去美化”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 所有用到美国技术或设备的厂商都不应该再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
我们看到 , 美国封杀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 那就是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 必须举国之力发展芯片产业!
因为如果没有芯片 , 5G、物联网、数字货币、人工智能……一切都免谈 。
截止到目前 , 中芯国际已宣布 , 力争在今年底建成一条“去美化”的独立芯片生产线 。 另一家半导体公司长江存储也已制定“加快自研”计划 , 加紧测试“去美化”生产线 。
毫无疑问 , 美国的禁令已经彻底打醒了中国芯片产业 。
我们相信 , 当这波时势造起来后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中国芯片产业一定能抓住第三次发展机遇 。
【华为|华为悲剧,警钟长鸣!】因为我们没有退路了 , 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