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从“可听可读”到融入生活,千余历史建筑面向公众开放


新华网客户端|从“可听可读”到融入生活,千余历史建筑面向公众开放
文章图片
新华社上海9月13日电(采访人员陈爱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13日披露 , 上海已有2458处历史建筑有了专属二维码 , 市民游客用手机扫描设置在建筑外墙或周围的二维码 , 便可获取相关的文字、实景图、音频、视频甚至VR全景导览;同时已有1039处历史建筑面向公众开放 , 让人们能更进一步“走进”上海历史文化 。
【新华网客户端|从“可听可读”到融入生活,千余历史建筑面向公众开放】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 自2018年起 , 上海黄浦、静安、徐汇、长宁、虹口、杨浦等6个中心城区率先开展“建筑可阅读”相关活动;今年以来 , 以“建筑可阅读”为主题的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工程及对外开放活动在全市全面推广 。
上海的历史建筑正渐渐融入百姓生活 。 在13日举办的第二届“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上 , 精美的服饰、明信片、文具、冰箱贴、手工模型等百余种与沪上历史建筑相关的文创周边产品 , 将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淋漓展现 。
在上海市徐汇区 , 历史建筑不仅“可赏、可读、可听” , 更“可触、可闻” 。 讲述历史建筑故事的音频、视频、书籍、黑胶唱片等琳琅满目 。 绒绣艺术家在布上穿针引线 , 武康大楼绣品栩栩如生 。 “建筑饼干”勾勒出历史建筑外形 , 食品包装袋上印有二维码 , 扫描后便可进入“阅读建筑”页面 。 设计师还精心制作了“武康味道”香薰 。
新书《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的“有声版”亦于13日发布 , 沪上新闻主播、主持人精心以声音演绎上海56处知名建筑的“前世今生” 。
已在沪留学4年的墨西哥女孩逸馨在参加当日“建筑可阅读”陕西北路夜行后感叹:“我非常喜欢上海的历史建筑、博物馆 , 通过这些可以了解上海历史 ,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