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北京通州162个小微项目提升改造,解决百姓生活难事就要快

通州区台湖镇的东亚印象台湖小区是著名的“停水小区”,一条2公里的应急管线解决了这个难题。
接诉即办|北京通州162个小微项目提升改造,解决百姓生活难事就要快
文章图片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这类工程量小、投入资金少,但事儿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正走上快速通道。采访人员获悉,通州探索“小而便、小而精、小而快”的小微项目提升改造模式,近日得到市、区疏整促引导资金支持,并重点在全市治理类街乡镇推广。“快”是此类小微项目提升改造的最大亮点。
案例多年停水难题接诉即办5个月前,由于园区水泵和变频器损坏,台湖小区突然停水,5500余户居民只能到应急送水车排队打水,直至第二天才恢复正常。
实际上,过去几年来,这个小区频繁停水,居民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多。这次停水期间,12345热线接到关于此事的诉求达到上百件。
标题:【接诉即办|北京通州162个小微项目提升改造,解决百姓生活难事就要快】虽然当地政府在停水时紧急调配水车,但并不能从根儿上解决问题。今年4月,通州区全面启动了“小微项目惠民生”资金支持计划,将“疏整促”与“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工作深度融合。于是,台湖镇开始酝酿为该小区增设应急供水管线。
经过多方协商,最终敲定方案:将距社区2公里的镇水务一所的水管接进小区,一旦发生用水故障,水务所将直接为居民供水。20天的工期,一条应急供水管线建设完成,困扰居民多年的停水问题成为了历史。
政策小问题最快2个工作日解决12345市民诉求中常见的“生活小事”也统筹纳入到全区“小微项目”,目前已有162个小微项目启动实施。
“快”是此类小微项目提升改造的最大亮点。通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小项目、快实施、速见效”的工作目标,这项计划由各镇街结合市民热线诉求自行确定项目点位、测算项目建设资金,区“疏整促”专项办负责定期征集项目、资金审核和跟踪管理,完成区级备案后区财政第一时间将资金拨付到位。区、镇、村(社区)三级快速沟通渠道让项目批得顺多了,资金到账快多了,征集、申报、审核、实施平均仅需20个工作日。一些小项目甚至用时更短,比如通运街道荔景园小区自行车棚提升,从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仅用了2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了“马上办”。
案例村里洼路一个月修好除了审批进度加快,提前谋划、未诉先办也是这类项目的特点。“村中部分路段出现了破损、坑洼,林林总总得有二十几处,虽然面积不大,但特别分散,也容易发生危险。”张家湾镇里二泗村村书记林燕介绍,村里一听说有“小微项目”便积极向镇里申报,及时解决村内道路破损问题,消除隐患。
“从申请到最终完成施工,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林燕说,项目实施为村民办了实事、解了难题。近两个多月以来,从12345工单上看,没有任何一例反映道路破损的投诉现象。
政策未诉先办上线服务管家受“小微项目”的带动,各镇街也开始重新思考如何从“政府要干”转变到“群众想做”,一批精准回应群众需求的“服务管家”涌现出来。宋庄镇依托“小微项目惠民生”资金支持计划,以市民热线重复反映问题为依据,主动联系各村做好居民期盼的小微项目申报,先后梳理出18个村的30个民生小微项目,分批、分步骤实施。
“小项目”换来了“大幸福”。通州小微项目计划启动后,截至8月底,已修复各类破损道路13.58万平方米;增加生态停车场1.7万平方米,解决停车位933个;增加电动自行车车棚291个;增加文体活动广场3646平方米;增加小微绿地7199.56平方米;修缮屋顶防水13676.29平方米,涉及51个村、80个小区,惠及居(村)民约11万户。已完工的42个项目点位基本实现零投诉。
推广全市29个治理类街乡镇小微项目不仅仅在通州区实施。2019年开始,昌平区率先精准实施了一批“微提升”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安排项目424项,涉及点位6000余个,项目平均金额40万元以下。从点位分布来看,共涉及东小口、北七家、回龙观等19个镇街的118个村(社区)。这些项目以“小”取胜,一把休闲椅,一个宣传栏,一面文化墙……生活质量就在这小小的变化中提升。
“不以善小而不为,昌平、通州等区先行先试,将疏整促工作与接诉即办、主动治理相结合,利用小微项目投资小、审批短、见效快的特点,迅速解决一批困扰群众的身边事、急难事,体现了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的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市疏整促专项办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2020年,本市首次明确从市级疏整促引导资金中,划出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全市29个12345服务热线上投诉量较多的治理类街乡镇微改造、微提升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