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历史有个约定|但被救者知恩图报之事,老师为何不说,司马光砸缸救人被称为美谈

引言
司马光为人熟知 , 是因他七岁砸缸救人的壮举 。 但这不过是司马光一生丰碑的冰山一角 , 他是北宋四朝元老 , 生前官至宰相 , 死后被追为温国公 。 他最大的成就 , 应当是主持编纂了300余万字的《资治通鉴》 。
我和历史有个约定|但被救者知恩图报之事,老师为何不说,司马光砸缸救人被称为美谈
文章图片
只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 , 都应该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 人人都知司马光砸缸救人之美德 , 但却不知道被救者上官尚光知恩图报的事情 , 为什么学校老师不愿意讲述上官尚光的故事?
一 , 司马光砸缸
一个人的未来成就 , 与幼时所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 司马光能有以后的巨大成就 , 也离不开家庭培养 。 他的父亲也是有学识之人 , 官至县令 。 司马光从小在父亲的督导下 , 接受了丰富的知识教育 。 年仅七岁 , 便能把晦涩的《左氏春秋》 , 背诵得朗朗上口 。 被称为少年天才毫不为过 。
除了读书以外 , 司马光的父亲也鼓励孩子和同龄孩子好好地交往玩耍 。 某天司马光和孩子们在后院玩得正起兴时 , 意外状况突然发生 。 一个孩子竟然跳进了盛满了水的缸里 , 这孩子身材与水缸尺寸相差实在太大 , 孩子沉没在水缸中 , 随时都可能丧失生命 。
我和历史有个约定|但被救者知恩图报之事,老师为何不说,司马光砸缸救人被称为美谈
文章图片
周围的孩子心急如焚 , 不知道该怎么做 , 阵脚大乱 。 唯一冷静的孩子只有司马光一人 , 这孩子虽然年幼 , 但他向来聪敏 , 分析了眼下情况后 , 他做出了大胆决定 。 说时迟那时快 , 司马光拿起大石头砸裂了水缸 。 水缸破裂 , 满溢的水流失殆尽 。 就这样缸里的孩子 , 成功走过了鬼门关 。
事后这孩子的父母重谢司马光 , 但被他的父亲拒绝了 。 司马光之父 , 向来不是贪财之人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 在被收录于教学课本上后 , 被大家所熟知 。 司马光因此成为“名人” , 他在危机出现时 , 冷静沉着地处理 , 被大家所赞扬 。
二 , 被救者上官尚光
这个故事里的救人者司马光大有成就 , 但被救者上官尚光 , 其实成就也不低 。 司马光年幼时是上官尚光的救命恩人 , 后来各自进入官场后 , 成为了不同阵营的对立者 。 在北宋中后期 , “冗官与冗兵”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 为了国家社稷 , 必须进行变革了 。
我和历史有个约定|但被救者知恩图报之事,老师为何不说,司马光砸缸救人被称为美谈
文章图片
当时的北宋皇帝宋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变法 , 意欲进行彻底的改革 , 以此来解决严重的冗官与冗兵问题 。 所谓“冗官”是指当时皇帝为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于某大臣手中 , 采取分化事权方法后出现的问题 。 在采取该方法后 , 虽然中央权力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
但如此方法也有弊病 , 那就是用于行政的财政支出过高 , 这就是“冗官” 。 所谓“冗兵”是指皇帝为了避免出现社会不稳定 , 采取吸纳流民于军队中后出现的问题 , 兵士质量低下 , 打仗能力弱的问题就是冗兵 。 为了彻底处理掉这两个“定时炸弹”以及其他事情 , 当时的宋神宗就采取了激进的变法 。
当时司马光与上官尚光分属不同阵营 , 司马光支持激进的变革 , 属变法一派 。 而上官尚光则是反对激进变革的保守派 。 司马光于上官尚光虽有救命之恩 , 但这与各自的政治立场没有关系 。
我和历史有个约定|但被救者知恩图报之事,老师为何不说,司马光砸缸救人被称为美谈
文章图片
道不同不相为谋 , 但这并不影响上官尚光的报恩 。 两人还是公私分明的 , 在公事上两人虽是分属对立阵营 , 但私下里两人又是有着人情联系的朋友 。 上官尚光在私下里报答了司马光曾经对自己的恩情 。 两人虽是政见不同 , 立场不同 , 但他们共同的愿望都是希望宋朝更加强大 。 种种决策上的意见分歧 , 也是为了宋朝的统治 。
上官尚光最后官至宰相 , 因厌恶了官场的权利之争 , 告老还乡当了教书老师 。 根据记载 , 上官尚光为了报答司马光的救命恩情 , 特地修建了名为“感恩亭”的亭子 。 在政治成就上 , 上官尚光虽不如司马光 , 但他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