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想绝地反击,只能先韬光养晦

_原题为 华为想绝地反击 , 只能先韬光养晦
华为|华为想绝地反击,只能先韬光养晦
文章图片

小刀马
距离美国对华为全球断供的日子已经仅剩下两天了 。 指望出现奇迹基本不可能了 , 按照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 , 华为只能想办法自救 , 但留给华为的选择余地非常狭窄 。 目前也只能依靠量产储备的芯片来维持现有的产品体系 。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 如何找到替代方案 , 或者拖到某人竞选之后再做决断 。 不过 , 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 最终选举结果如何 , 或许留给华为的腾挪空间也不会太大 , 华为想绝地反击 , 只能先韬光养晦 , 在制造业这块市场 , 合纵连横 , 尽可能地要自力更生了 。
最新消息显示 , 据上游供应链最新消息称 , 随着9月15日新升级禁令日期的临近 , 华为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 已经开始了麒麟芯片的大撤退 。 有媒体称 , 华为海思已经包了一架货运专机前往中国台湾 , 将麒麟和其他相关芯片在9月14日之前运回大陆 。 不到万般无奈之际 , 华为也不会这样做 , 如今集体的“撤离” , 华为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 未来 , 只能靠自己 。 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手机厂商而言 , 在研发方面都应该不断地投入 , 因为一旦被卡脖子 , 那么就没有其他的选择 。
在手机制造产业链方面 , 我们拥有了不小的优势 , 但是在基础研发 , 以及基础技术方面 , 亏欠了太多 。 这其实也是华为的遗憾 , 在当初没有想到 , 在这个“最基础”的领域 , 会被直接掐断了所有的可能 , 让自己在研发方面的优势无法转换为量产的产品 ,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 没想到这样一个“掐断” , 就让华为陷入了异常艰苦的境地 。 但这就是发展中的阵痛 , 也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自由贸易 , 自由市场在一定的霸权遏制下 , 是不可能完全自由的 , 只有自己拥有的技术和产品才是最主要的 。 华为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 , 未来还需要韬光养晦 , 直到解决基础芯片方面的劣势 , 才有可能渡过难关 。
霸权的背后是对科技的封锁 , 以及对于研发企业没有基础支撑的一种最直接武断的掐断 , 这恰恰是华为的“软肋” 。 当然 , 对于华为来说 , 生存下去是关键的;华为也表示 , 按照既定节奏 , 继续加大研发 , 推进业务向前 。 不论是智能手机还是5G基站 , 亦或者是芯片 , 华为此前已经表态不会放弃 。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此前也提到 , “会继续保持对海思的投资 , 同时会帮助前端的伙伴完善和建立自己的能力 。 我相信若干年后我们会有一个更强大的海思 。 ”
对于海思来说 , 研发是必须的坚持的 , 更主要的是华为应该合纵连横 , 加大对前端合作伙伴的技术能力提升 , 当然 , 华为势必也会亲力亲为地参与其中 , 在芯片制造领域 , 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 不过 , 坚持总比不作为强 , 联合更多的合作伙伴 , 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 未来或许并不是不可期待的 。 中国市场的产业链优势是举世瞩目的 , 不过 , 在一些关键领域 , 我们依赖的关键技术还是依靠进口 , 这才是最关键的 。
除了基础芯片领域 , 在其他一些关键领域 , 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短板 。 除了台积电断供之外 , 我们看到三星和SK海力士也将停止向华为出售零部件 , 两家公司将于9月15日暂停交易 , 包括三星与LG Display由于美国限制 , 将停止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供应高端智能手机面板 。 虽然三星、台积电、联发科、高通等企业都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 , 希望继续供货华为 , 但依照目前的发展来看 , 美国政府松口的可能性并不大 。 最坏的结果就是 , 9月15日之后 , 华为只能依赖于已有芯片的库存来维持运转 。
有媒体报道称 , 麒麟9000备货量在1000万片左右 , 有约1000万台华为手机(Mate 40系列)可以用上这一芯片 , 预期可支撑半年左右 , 在这些芯片用完之后 , 华为的高端手机业务很快会遇到巨大挑战 , 没有了基础芯片 , 华为必须做出调整 。 此前 , 余承东表示:“半导体产业应该向多方位突破 , 比如物理学材料学的基础研究和精密制造 。 ”
【华为|华为想绝地反击,只能先韬光养晦】面对被卡脖子的问题 , 华为也发生了呐喊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表示:“芯片问题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复杂 , 华为在这方面 , 困难一定有 , 毫无疑问 。 从芯片问题上看 , 中国所有行业都应该清醒了吧?芯片问题给了企业反思 , 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 限制反而让大家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 危、机并存 。 ”华为也启动了“南泥湾”项目 , 不过 , 需要时间来追赶 。 华为无疑是希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在困境期间 , 希望实现自给自足” 。 不过 , 有一些技术不是短时期可以弥补的 。 渡过难关 , 韬光养晦 , 如今的华为就是要继续生存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