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考古|“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二 )


第十考古|“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文章图片
1995年王亚蓉老师在新疆尼雅遗址东汉合葬墓的清理现场 。 资料图片
“木棺的空间有限 , 所有的丝织物都堆在一起 , 那件著名的锦被上全是细沙 , 还有密密麻麻的褐色的蛆壳 。 两具干尸上的衣物更是都堆砌在一处 , 两边挨着棺架的衣物更脆弱更容易灰化一些 , 而两人的底部衣物则和棺的底部厚厚地板结在一起 , 所以需要先将两人分开 , 单独处理 , 其次要先把裹在上面的衣服慢慢地打开 , 褪到两边 , 然后重新填充海绵 , 重新固定木棺两边的框架 , 重新把棺盖盖上 , 把棺底迅速翻转上来 , 再处理干尸底部的衣物 。 这个翻转的过程不能出任何的问题 , 因为衣物已经非常脆弱了 。 为此大家试验了很多次 , 觉得万无一失了 , 才齐心合力完成 。 新疆虽然干燥 , 出土丝织物毕竟脱离了之前的那个环境 , 既要防干燥 , 又要适当回潮保湿……”今天我们在欣赏那些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织锦上美丽的花草纹、繁复的翼马对羊图案时 , 可曾想到过当年王亚蓉老师他们的如履薄冰?
2007年江西靖安东周墓葬现场的丝织物提取堪称近年来最艰难、也最为考验她和她的弟子们的一次 。
这个墓的特点是一个墓坑有47具棺木 , 棺木排列得很密 , 主棺之外的其他木棺里除了纺织工具外并无其它随葬品 , 经人类学家对其出土的人骨进行鉴别 , 均为女性 , 且年龄从15到25岁不等 。 打开主棺后 , 墓主的整个尸身都浸在积水里面 , 纺织物已经和尸骨、泥沙完全搅混在一起 , 成为湿软的泥状 。 为了能顺利提取丝织物 , 王亚蓉和工作人员将墓旁边的粮库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实验室 。 当时的尸身用竹席包裹着 , 王亚蓉老师带领大家用泡沫做了一个30公分直径的滚筒 , 将竹席一点点卷曲 , 再抱出来放在地上 。 丝织品和竹席必须要不停保湿 , 以免脱离原有环境后干裂 。
第十考古|“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文章图片
江西靖安东周墓葬现场 。 资料图片
“当时我们在水池里放了海绵 , 用海绵隔着让水漫渗进入 , 然后大家用手拍动水面慢慢激荡泥沙 , 那么多双手就在2℃的水中不停拍打 , 换了几十次水 , 织物的颜色和经纬才慢慢呈现 。 ”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狂喜的 。 在清理六号棺时王亚蓉发现了黑红似漆器般的精美几何纹锦 , 这是该批出土文物中最完美的一件 , 经线密度竟然达到了每厘米240根 , 也就是说在我们肉眼看来已经非常细的丝其实又是由更多的丝编织而成 , 一毫米会有24根 。 足见当时纺织品织造的水平之高 。
第十考古|“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文章图片
江西靖安墓葬出土时的几何纹织物
【第十考古|“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更多从墓葬出土的东周丝织品最后以一坨“泥”的状态 , 在纺织考古实验室的冰箱里又收藏了9年之久 。 直到准备研究之前 , 王亚蓉才把它取出来 , 一点一点用羊毫扫落沉积其中的淤泥 , 用镊子摘除其中的沙粒 , 光是打开泥封就用了一个多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