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四 )


文章图片
在20世纪初的技术革命后,海军舰炮可以在火炮指挥仪的统一指挥下开火,二战美国海军更是第一个普及了RCS,也就是由火炮指挥仪遥控射击,炮位只需要装弹。本炮控制意味着指挥仪将开火权利下放给了各炮位,由各炮位炮术军官及士官自我判断开火时机和角度。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夜间红色照明,现代海军仍然保持了这一传统。红色照明下人更不容易疲惫,而且眼睛更加适应由亮到暗的环境。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与大型邮轮超近距离会船这种刺激的场景一般很少会发生。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这里U艇发射了一个水声诱饵(Sonar decoy)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类似的装置结构十分简单,由一个装满氢化钙的直径约10厘米的金属罐组成。它由一个被戏称为Pillenwerfer的弹出装置发射。当与海水混合时,氢化钙会产生大量的氢,这些氢会从容器中冒出,从而产生虚假的声纳目标。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这里说的就是Pillenwerfer,意为“药片发射器”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电影主角“灰猎犬”号布景全部在保留至今的弗莱切级“基德”号驱逐舰(USS Kidd DD-661)上拍摄,这句台词颇有彩蛋的味道。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德军潜艇侵入盟军TBS的甚高频无线电频道,现实中发生这种事的概率很低,盟军很早就普及了甚高频无线电通信,德军潜艇不具备类似的设备,也无从侵入频道。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灰狼一通威胁,但牧羊犬不为所动。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夜间由于视野不良,大部分潜艇选择水面攻击,在大西洋战役早期效果颇为不错,但等到盟军(主要是英军和加军)普及了对海雷达以后,这一战术显得不是那么奏效了。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极光,北大西洋的磁纬度较高,看到北极光的概率很大。天空摇曳的极光和海面上混战的海军将士,很自然而然的想起北欧神话中的一个说法:极光是女武神瓦尔基里们盔甲和盾牌的闪光,这些女神们负责将战场英勇牺牲的英魂们带回阿斯加德的瓦尔哈拉神殿。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虽然略夸张,但是实际上水面航行的U艇不像想象中那么笨拙,反倒十分灵活。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激战过后是海葬环节,这里下令的应该是上甲板资深军士长。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沉没的“鹰”号驱逐舰,这艘驱逐舰不是英国皇家海军使用的任何一艘驱逐舰,实际上她的原型是鼎鼎大名的波兰驱逐舰“闪电”号1941年状态(主炮为4座双联装QF 4英寸MKXVI舰炮),该舰由英国塞缪尔&怀特船厂建造,作为博物馆舰保存至今,“鹰”号舷号和涂装都与“闪电”号纪念舰完全一致。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再度进入紧张刺激的猎杀U艇环节,“灰狼”艇长再度大放厥词,但发射的鱼雷却没有引爆,实际上鱼雷引信失效这种事情十分常见。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舰炮水中弹击中潜艇的概率很低,虽然不是不可能,但针对这种剧情还是一笑了之比较好。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任何潜艇企图与水面舰正面对抗都不太现实,更何况是武装到了牙齿的舰队驱逐舰,所以很快就被打爆了。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剖析|对《灰猎犬》号的简单剖析
文章图片
PBY-5A“卡塔琳娜”,英军也有使用,被称为“卡塔琳娜”MKIIIA,仅接收12架,可能是制作商懒得搞新模型。这里出现了一个穿帮镜头,前一张图上的“卡塔琳娜”机翼上的是美军机徽,下一张却变成了英国皇家空军的C型机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