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成都周边有很多古镇 , 街子古镇是近年才开发出来的 , 大有后来居上的意思 , 我是指的人气 。 周边古镇各有千秋 ,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 不具备可比性 。夏天去街子的人比较多 , 我今年光是陪外地朋友就去了三、四次 , 尽地主之谊也是必须的 。本地人把街子作为避暑的地方 , 退休老人往往在此住上十天半月 , 也有住上两三个月的 , 以避开炎夏的威力 。住在古色古香的客栈里 , 吃住全包 , 静心避暑 。这里毗邻青城后山 , 距离成都市区70公里左右 。 地处幽静 , 氧气充沛 , 日夜温差大 , 空气比成都市内相对干燥 。成都工薪阶层一般是周五相约一起驾车来 , 避暑打麻将 , 周日或周一早上赶去上班 。 也可乘公共交通车 , 茶店子公交站滚动发车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在这里走在青石板路的大街上 , 路两边大都是明清风格建筑 , 核心区域均为人行道 , 机动车不得入内 , 以保证安静和空气不被污染 。外地游客到此可以随意品尝本地风格的小吃 , 绝无被宰的担忧 。 大街上没有巡警 , 也极少看到城管 , 让人们感到温馨自信而无被人欺负的恐惧心理 , 街子字库塔附近就有一键报警设置 , 完全智能化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陪朋友在江城路 , 看到两个环卫工人卖力的擦洗地面 , 行人走在洁净绝无随意弃置垃圾的大街上 , 是环卫工人付出的汗水换来的 , 干净是有原因的 。这里吸引人的除了自然环境之外 , 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 , 街子文史内涵厚重 , 这里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起点 , 这里既是官方的驿站也是商旅往来食宿休憩之地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 , 兴于唐宋 , 盛于明清 , 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中国茶马古道有三条 , 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 , 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 , 主要是陕西人开辟;第三条是滇藏茶马古道 。成都周边的很多的古镇 , 大都是茶马古道的通道 , 古镇除了设置官方的检查站外 , 检查站其实就是对往来商品课税 。 古镇另外的功能还有货物集散和为商人提供交通食宿的便利 。古镇的形式有两类 , 一类是旱路 , 一类是水路 , 水路如五凤溪就是 。 一般的古镇都是水陆兼具 , 便于货物集散 。如街子 , 最早叫味江镇 , 因邻味江水路而得名 , 后改名为街子镇 。街子镇是唐朝诗人唐求的故乡 , 唐朝本地名气最大的诗人就是唐求 , 《全唐诗》收他的诗35首 , 他的诗飘逸挥洒不羁 , 有道家之气 。 街子镇他的故居尚存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街子另一个文史亮点就是“常璩纪念馆” , 他是东晋时期的朝官 , 《华阳国志》的作者 。《华阳国志》记载了古蜀国至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 , 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 。该书体制完备 , 内容丰富 , 考证翔实 , 史料可靠 , 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蜀汉、成汉史的重要史料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是地方志体例的始祖 。 现在各级政府均设有地方志机构 , 这个机构的设立就源于常璩的《华阳国志》的问世 。汶川地震后对街子的古建筑产生了很严重的破坏 , 后逐渐修复 , 川西风格的民俗村尚存 , 在这里还是能看到农耕时期的文化遗存 。离街子十几公里凤栖山还有一个古寺 , 这个古寺始于隋朝 , 名光严禅院 。 该寺掩映于翠峰环抱之中 , 曲径通幽处 , 禅房化木声 。明太祖幺叔“法仁和尚”游西藏、印度后 , 辗转到该寺当住持 。 明太祖赐名“悟空”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由于国内仅存的一部完整的《华严经》藏于此 , 为孤本 。 该寺一直没有开放 。 藏经楼上有民国元老于右任所题“藏经楼”三字 。 该寺于九十年代才开放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从街子来这里需乘坐交通车 , 美中不足的是交通车不是很准时 , 当地人说20多分钟一班 , 那次我们五个人等了大约四十分钟 。 这个似乎可以原谅 , 因为古寺不收费 , 经济来源受限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我觉得来街子避暑吃小吃只是一方面 , 这个本地很多古镇都基本能做到 , 有差异也不大 。 但人文内涵确是无法替代的 , 我几次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 , 如果认真把上述几个文史遗迹理清楚 , 那真的相当于读了一年大学历史系 , 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街子古镇一方净土


推荐阅读